核心观点
■铜市场分析
期货行情:
11月15日,沪铜主力合约开于67,400元/吨,收于67,59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上涨0.51%。当日成交量为40,415手,持仓量为119,638手。
昨日夜盘沪铜主力合约开于67,940元/吨,收于67,910元/吨,较昨日午后收盘下降0.28%。
现货情况:
据SMM讯,昨日早盘盘初,隔月BACK月差380-410元/吨,持货商对沪期铜2312合约报价主流平水铜升水400-410元/吨附近,好铜升水420-450元/吨,湿法铜如MV、MB、RT、ESOX等升水330-350元/吨;此时对沪期铜2311合约报价主流平水铜贴水10-升水30元/吨,好铜升水30-50元/吨,湿法铜贴水70-贴水50元/吨。随着月差进一步走高至BACK430元/吨,持货商对沪期铜2312合约报价亦上调,主流平水铜升水420-430元/吨,好铜升水450元/吨。上午十点四十后,隔月BACK月差骤然拉涨至500元/吨以上甚至触及600元/吨,市场对次月合约报价上调但并未过多追随月差,主流平水铜升水450元/吨,好铜升水480元/吨以上;按月差变化来看,对沪期铜2311合约理应呈现贴水报价,但持货商均不愿对当月贴水出货,故隔月BACK430元/吨以上月差并未纳入考虑范围。
观点:
宏观方面,美国10月零售销售月率强于预期,录得-0.1%,为7个月来首次下降,预期为-0.3%,前值为0.9%。美国10月PPI指数月率弱于预期,录得-0.5%,为2020年4月以来最大跌幅。国家统计局称:下阶段,我国价格低位运行的状况将会逐步缓解,不会出现通货紧缩。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额等指标出现了一定的边际改善迹象。
矿端方面,据Mysteel讯,上周铜精矿现货TC稳定在80美元中低位,市场仍延续前几周的情况,主要交易11/12月船期货物,现货市场成交活跃度略有下降。市场参与者更多的关注在Benchmark谈判和各自的长协谈判上。海外供应基本维持稳定,非洲新一轮的干扰整体为有限影响,市场继续关注重点在国内冶炼项目进展情况及检修情况。
冶炼方面,上周国内电解铜产量24.6万吨,环比减少0.5万吨。周内产量减少,11月份有部分冶炼企业检修,对产量产生一定影响,加之部分冶炼企业原料开始出现紧张,产量不及预期。其他冶炼企业正常高产,因此产量小幅减少。
消费方面,上周多数时间铜价重心变化幅度相对有限,加之现货升水高位坚挺,下游入市接货积极性不高,日内多以按需采购为主;且部分加工企业反馈新增订单继续减少,因此采购补库意愿相对谨慎,整体下游消费并未有明显提振。此外,商务部相关官员发言称,将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工信部称,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但总体属于行业发展正常范围。
库存方面,上个交易日,LME库存为18.43万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49万吨,SHFE仓单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3吨至0.23万吨。SMM社会库存下降0.57万吨至5.45万吨。
国际铜与伦铜方面,昨日比价为7.27,较前一交易日下降0.34%。
总体而言,此前铜价呈现震荡回落,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下游采购积极性,叠加目前宏观情绪略有向好,因此操作上仍可以谨慎偏多为主,但仓位需要严格控制,谨防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策略
铜:谨慎偏多
套利:暂缓
期权:卖出看跌@65,500元/吨
■风险
需求持续偏弱
美元持续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