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北证券金融世界)
7月,钢铁、煤炭、化工、有色四大工业类周期行业表现分化。
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化工和有色行业供给端出清预期升温,带动部分品种价格反弹;
而钢铁则受到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影响,企业利润空间承压。
整体来看,政策预期与市场情绪升温,但终端需求恢复仍待观察,供需节奏仍在调整中。
【钢铁】成本驱动价格回升,盈利修复或受限
7月钢材价格整体回升,上海市场中厚板、热轧、螺纹钢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9%-15.8%,主要受期货市场情绪带动及下游阶段性补库影响。但终端建材需求仍显疲软,地产投资带动有限。钢铁产量维持高位,247家样本钢厂高炉开工率为83.5%,铁水日产水平与上月基本持平。库存方面,社会库存有所增加,钢厂库存小幅回落。
原材料价格涨幅更为明显:焦煤、焦炭环比分别上涨36.6%、14.2%。虽然当前钢厂盈利率提升至65.4%,但由于原料成本传导存在时滞,预计未来钢厂利润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行业方面,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有望拉动特钢中长期需求,重点品类包括中厚板、高牌号硅钢及高强结构钢等。

【煤炭】价格反弹受情绪推动,供需格局延续前态
7月煤炭价格整体上涨,其中动力煤秦皇岛港平仓价升至660元/吨(环比+6.3%),焦煤京唐港报价达1680元/吨(环比+36.6%)。涨价主要受到高温天气带动电力负荷上升,以及市场对超产排查和期货市场的反应驱动。
但供需基本面变化不大:供给端三西地区煤矿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进口延续缩量趋势;下游钢企开工高位运行,焦煤端出现较明显的主动累库。

【化工】“反内卷”缓解供给压力,终端复苏仍显不足
石化链方面,7月原油价格震荡偏弱,PX受供应收缩影响价格环比回升,但PTA与涤纶仍供应充分,导致价格回落、价差仍处于亏损状态,终端需求疲软仍对中下游产品价格形成压制。
基础化工环节中,PVC价格受“反内卷”预期带动阶段性反弹,装置开工率环比回落,但库存去化压力依旧。烧碱受供应增多、库存增加影响,价格走弱。化肥价格延续弱势,其中钾肥在海外减产、进口量下降背景下实现逆势上涨。
政策方面,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为行业释放“反内卷”信号,有望促进供给端逐步出清和价格底部企稳。然而短期内终端需求改善仍不明显,产业链整体仍处于供需节奏不匹配状态。
注:PX(对二甲苯):石化中游产品,是PTA的上游原料,主要用于聚酯(涤纶)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由PX加工而来,是涤纶纤维和PET塑料的关键中间体;PVC(聚氯乙烯):通用塑料品种,广泛应用于建材、电缆、日用品等领域。

【有色金属】宏观压制+结构扰动,多数品种承压
7月LME铜、铝、镍价格整体下行,其中铜价月末下跌2.61%。美国宣布阴极铜进口免关税,导致COMEX价格跳水、内外价差收敛。铜矿供应仍紧,TC维持低位。下游铜材加工环比转弱,库存小幅去化。
贵金属方面,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维持鹰派,黄金涨后回落,COMEX金价环比微跌0.57%。能源金属中,钴价环比上涨11.3%(刚果金出口禁令延长)、锂精矿环比上涨22.3%(反内卷提振预期)。稀有金属方面,供给偏紧格局仍在,稀土、钨、钼均延续涨势。
产业链事件方面,美国拟对进口半成品铜征收50%关税;中国央行连续第八个月增持黄金;缅甸锡矿出口预计将逐步恢复。
注:COMEX:美国商品交易所,主要交易金属期货,是全球重要的贵金属与铜金融定价中心之一;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全球最大的大宗金属交易市场,主导铜、铝、镍等有色金属的国际现货与期货定价;TC(Treatment Charge):铜精矿加工费,反映冶炼厂与矿商间的议价关系,TC越低通常意味着矿端供应越紧张。
特别提示
向上滑动阅览
风险提示:本文中涉及的关于政策和市场的有关信息和数据,来源于wind等。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观点具有时效性。产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产品过往收益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我司不保证产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敬请投资者详阅产品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