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棉价整体偏强,价格上行至了近半年高位区间14000-14500。推动棉价走强的主要原因一是宏观情绪较好,包括全球宏观环境与国内政策情况,普遍利好商品市场,二是棉花库存消耗期,结构性供给偏紧仍是市场担忧焦点。
相较于上半年,近期宏观情绪明显好转,带动商品市场整体氛围偏多。具体来看,首先就全球来看,4月美国对全球各国普遍加征高额对等关税,其中中国予以反制,全球宏观经济风险显著上升,但5月中旬中美经贸会谈达成重要共识,双方互降加征关税税率,6月上旬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一步进展。而7月以来,全球多个国家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释放全球贸易环境向好积极信号。因此,全球宏观风险显著下降,贸易环境转好。再者,就国内来看,6月以来,“反内卷”从部分行业开始推行,国内产业环境改善,叠加政策持续加码提振经济,商品市场情绪明显回升。对于棉纺产业来说,全球贸易环境改善,出口严峻形势缓和,而反内卷基调下,对于纺织产业的竞争现状也有一定积极意义。
此外,现阶段处于棉花库存消化期,随着流通库存的逐步下降,结构性供给引发市场担忧,也是棉价阶段性向上驱动因素之一。棉花属于季产年销的作物,一般于9月中下旬开始收获,11月进入上市高峰,新棉加工一般于春节前后完成,之后棉花就进入了库存消化期,直到新季棉花再次开始收获上市。期间进口棉会作为供给补充,但市场主要供给来源仍旧是库存部分。因此,伴随着库存的消化,市场必然会面临流通货源减少、货源集中的现象,从而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结构性偏紧的情况。对于本年度来说,尽管棉花产量处于高位,但是进口棉花持续处于低位,且局部棉花指标不佳,加剧了棉花市场阶段性结构性供给偏紧的担忧。
因此,去库阶段,宏观情绪向好,支撑棉花价格重心上移。但综合基本面来看,宏观不确定性仍存,政策效果还待进一步跟踪,中长期供需格局仍旧宽松,短期供给仍有保障,棉价上方空间有限,后续棉价仍可能承压回落。
从短期来看,钢联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当周新疆棉花库存为154.33万吨,去年同期为146.73万吨,内地库存为40.9万吨,去年同期为45.39万吨,主要港口库存35.33万吨,去年同期为53.7万吨。其中内地库存于港口库存显著低于去年同期,亦低于近年同期均值,但综合考虑到今年以来持续偏高的工业库存水平,整体棉花供给仍旧是充足的。此外,现阶段下游需求仍旧处于淡季,订单多以刚需小单为主,需求承接度明显不足。
从中长期来看,近年来,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保障棉花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种植管理技术不断提升,棉花产量持续呈乐观态势。对于新年度,种植面积增长,叠加产区天气整体正常,棉花产量预期仍旧在高位。棉花终端需求主要是纺织品服装,需求市场为出口与内销两部分。对于出口,一方面全球宏观经济风险仍存,另一方全球贸易环境仍有变数,全球棉纺产业链区域调整持续,出口形势持续严峻;对于内销,国内经济增长承压,政策持续提振,但需求恢复还需时间,故整体需求仍旧承压,难有较好表现。此外,全球棉花亦处于产量平稳,需求承压态势,供需格局宽松。因此,中长期棉花供需格局仍旧宽松。
因此,宏观扰动不确定性较大,棉花短期供给仍充足,中长期供需格局继续偏宽松,棉花价格向上驱动不足,整体预计仍旧承压,关注政策变化、库存情况与产区天气情况。
浙商期货 万晓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