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名家采访
从一周亏光本金,到一年盈利1000万,他经历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08 21:37:58| 浏览次数:

重庆期货三少,我们之前已经介绍了两位,他们分别是:

徐堰兆——大学生辍学打工,入期市3年赚千万,成短线高手!(点击查看)

林云飞——他,9个月,5万做到200万!(点击查看)

今天,我们再来说说第三位,人称“李炒炒”的李俊。不过,对于“李炒炒”这个称号,李俊本人并不太认同。他表示,虽然自己的交易风格是超短线,但每日获取的利润并不多,是依靠交易次数和高胜率实现的可观收益,和炒单有着本质区别。

权证惨败

李俊出生于1984年,在大学时期,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兴趣却不在此。2006年,正值牛市,李俊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主动了解股票以及权证交易。

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他在一年时间内时间了资金翻倍。这一顺利的开场,给了李俊很大的信心,殊不知也埋下了隐患。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李俊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南京股民单日权证交易翻600倍”的报道。自信满满的李俊被吸引,进而转战权证。不曾想,仅用了一周,他就将本金亏了个精光。23岁的他陷入人生谷底,整天待在出租屋里,一两个月没有出门。回想起那段时光,李俊自嘲是“用真金白银买了一张金融市场的入场券”。

浴火重生

低迷了一段时间后,对交易的热爱让李俊又重新振作了起来。2007年底,他将目光投向期货市场。

初入期市,李俊身上只有5000元钱,其中3000元是借的,2000元是家人给的生活费。然而出师不利,刚入场没多久,李俊的5000元本金就在金融危机中化为乌有。

就在山穷水尽之时,李俊遇上了人生中的贵人——徐堰兆。彼时,徐堰兆还不出名,但已经拥有成熟的交易体系。这位亦师亦友的前辈,不仅传授给他交易系统的构建理念,更让他领悟到了风控的重要性。慢慢的,李俊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开始用K线图构建自己的交易逻辑,逐步形成“小止损、高胜率”的超短线风格,慢慢实现了稳定盈利。

经过三年的积累和磨砺,2010年,李俊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他参加了全国期货实盘大赛,50万本金起步,凭借出色的交易能力,实现了20倍的惊人收益。这次成功不仅让他在期货圈内小有名气,更坚定了他对期货交易的热爱与执着。

团队作战

2011年,单打独斗的李俊开始组建团队,“界率团队”由此诞生。其中,界”谐音“戒”,代表戒贪、戒躁;“率”谐音“律”,强调尊重市场规律,敬畏市场。这个团队由11位操盘手组成,他们没有明确的分工,但有着共同的目标——在期货市场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在那个时期,李俊和他的团队主要依靠主观交易,凭借经验和直觉在市场中搏杀。尽管他们多次在期货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但李俊深知,这种交易方式波动过大,风险难以控制。他意识到,要想在期货市场中走得更远,必须寻找一种更加科学、稳定的投资方式。

转型量化

2012年,李俊敏锐地察觉到金融与人工智能融合的趋势,决定带领团队转型量化交易。这一年,他做出了两个关键决策:一是将主观交易转向量化交易,以规避人性弱点并突破资金容量瓶颈;二是成立公司,构建 “智能投研工厂” 模式。

2013年,他们上线运行了第一套量化交易平台。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量化交易对团队的研发实力、IT系统和风控系统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们花费了三年时间打磨股指期货的交易策略,随后又转战商品期货,不断修改和完善交易模型。

2014年,大凡投资正式成立,李俊担任创始人。同年,公司推出了第一套程序化策略,正式迈向以量化交易为核心的前进之路。2015年,大凡投资取得了私募牌照,成为合法的基金管理人。

敬畏市场

李俊的交易理念始终围绕着对市场的敬畏与尊重。他认为,期货市场无法预测,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跟踪。他强调,合理的亏损是交易的成本,只要不违背规则,系统总会让交易者赚回来。他还提醒投资者,趋势跟踪必须承受浮盈回撤,震荡中必须频繁止损,必须高买低卖。

在李俊看来,期货交易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工作,必须与自己的性格以及对金钱的态度相匹配。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每一个交易者,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风格。

七禾研究中心综合整理自网络

 
 
 上一篇:四届期货冠军“丁伟锋”:我做日内的操作思路
 下一篇:他,9个月,5万做到200万!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