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的茶叶远期合约、鸦片定货单可看作中国期货交易的萌芽
唐朝时期,已有赊卖、预购等商业信用活动发生并记载下来。到了宋代,水果、茶叶等商品交易中赊卖、预购已有了一定规模。
到了清代,远期交易合同出现,在茶叶贸易中尤为常见,当时中国的茶叶大量出口到欧美,外国贸易商往往在收茶季节前就与茶农或产地茶商订立茶叶远期交易合同。合约甚至明确规定了品种、价格、数量和相应的定金。
道光年间,洋商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已成规模,部分洋商在鸦片未到中国之前,就先把鸦片定货单出售给中国商人,等鸦片到岸后再凭单提货。中国鸦片战争战败后,鸦片贸易越发盛行,这种鸦片定货单居然在部分沿海地区成为流通媒介,充当起了“货币”的角色。
2、1918年,中国现代意义的期货诞生
1914年秋,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正式成立,商品期货交易被股票交易的带动,比如在上海机械面粉公会附设的贸易所,就开始进行面粉现货和期货交易。
1918年6月5日,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的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开业,现货、期货均可在该所交易,期货又分本月期、下月期、再下月期三种。现代意义的标准化期货合约诞生。
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交易的标的物有证券、棉花、棉纱、布匹、金银、粮食、油类、皮毛等7种,上海期货交易热潮由此兴起。
3、中国期货的诞生和发展是为了筹集革命资金和少数人投机敛财
1916年,孙中山先生为了筹措革命经费,向北洋政府农商部申请在上海创设交易所,用以经营证券、花纱、金银、杂粮、皮毛等现货和期货交易。
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则只是为了私人的投机敛财而推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建立,并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后从事各种投机活动谋取私利。
杂谈者:沈良 期货中国网www.7hcn.com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