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哲学:如果想赚钱,那么必须先不想赚钱。/台湾法意 贾乞败
有一个60岁还在交易
期货的老头,据说他每个月可以获利500点。从年轻时代一直交易到不惑之年的人在交易上一定是高手。类似像黄毅雄、吴家禄之类的人物。即便他们没赚钱,但他们的经验很值钱。我最好奇的是他的资金控管。我都用2~3倍的杠杆,大概10口粮做一口单。他是几倍杠杆呢?他说,他不用杠杆的,为什么呢?因为不想增加心脏的负担。好实际的答案啊,我想到我日渐衰弱的体力。我也不想用杠杆了。不过,不只是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我的交易哲学。如果想赚钱,那么必须先不想赚钱。
我有一个做当冲的好朋友,在期货界小有名气。他的方法是这样,在保证金账户中存一个固定的数目,假设15万好了,然后他每个月都可以从账户中提出10万花用。他不贪心,也不想赚太多,每天只交易2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都在看书、上课学习、思考、到处走走。虽然他赚的比许多富豪少,但我觉得他是最自由的人。他给自己设定了几条纪律,我也深感认同,我想,那是市场的幸存者有的共同纪律。其中第一条是:「不能想赚钱。」
除了信心是最重要的条件之外,这位法意的好朋友说:「你真的不能想赚钱…」。交易许久的人一定会认同这点。我也觉得,当你心里乱的时候,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我记得有还有另一位朋友很倒霉,他在2年内出了3次车祸,得不断住院和包着石膏。他说,回想起来,出车祸的前夕都是心里很乱的时候。交易许久的人一定会认同这点,当你愈想赚钱时就赔的愈惨。为什么呢?
我们请教台大哲学系系主任-苑举正(苑教授研究卡尔波普和索罗斯堪为台湾第一人,关于他在金融市场上的洞见,值得一听。)他说:「贾乞败,你知道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吗?那是一样的。」
当我们不想赚钱时,我们是客观的站在远处,看着河流的流向,那很清楚。但我们很想赚钱时,我们就变的和大众一样,都泡在河里,被冲的根本搞不清楚方向。
所以为什么不能用融资,不能全押,因为你一定会很在乎损益,当你得失心很重的时候,不管你有多少资产,你在心理上都会变的和大家一样,变成一个散户。但这种东西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技能,需要面对面的传授。
当然,我只是简单的点出苑教授想法,详细的内容绝对不只于此。投资需要的是强大的意志力和思考力,哲学可以提供绝佳训练。我曾为了理解索罗斯的哲学而在苑教授的门下听了不少哲学课。如果可以十年前学到这些的话,我相信我该赚的会赚到, 还可以少赔一千万,毕竟,少赔就是赚。修心是永远的功课。
感谢台湾法意投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