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持续大幅下跌,自6月12日峰值以来,上证综指已累计下跌29%。这一走势促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止跌,也令许多分析师开始思考,大跌过后究竟会如何。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分析师Alexander Redman和Arun Sai就是其中之一。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两位分析师周四(8月6日)表示,过去五周,他们与美国、欧洲和远东的投资者接触,主要讨论了与中国相关的问题(例如此次股市泡沫破裂的财富效应会对中国消费者产生怎么样的伤害?有没有哪些证据显示中国宏观经济再度加速?),其中之一就是,中国股市是否已经回到了公允价值?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该团队使用了四种方法,但都是以MSCI明晟中国指数(含H股和B股)为基础,而非中国A股。
第一个是MSCI明晟中国指数的宏观经济回归模型。该团队称,这一方法是利用当前美国ISM新订单指数、中国工业增加值增幅、中国地产交易同比增幅和CPI数据来预测市场回报。6月12日峰值时,该模型显示中国股市超买21%,目前的偏离不到1%。
第二个方法是市盈率。据该报告,MSCI明晟中国指数经行业调整后的12个月预估市盈率为9.5倍,较过去20年平均水平低16%。
第三个方法称为盈利修正广度。Redman和Sai表示,在6月份出现偏离后,该指标正在逐步回归长期以来与MSCI明晟中国指数的相关性。两人所指的偏离是,今年稍早股市势头强劲,而同时又发布了大量的负面盈利修正。
最后,一系列的技术指标显示,市场不再处于超买区间了。
该团队观察的首个指标是200日移动均线和偏离百分比。市场大幅下跌,偏离程度已经从正20%以上变为了稍稍负值。
下一项指标是MSCI明晟中国指数的相对强弱指标,该指标快速跌出超买区域。这一指标将近期涨幅和跌幅进行对比,分析师用它来决定相关资产是处于超买还是超卖状态。
当然,投资者如何看待中国股市,与其是否处于公允价值也许并无太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