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期货资讯
张晓良:狙击趋势 重仓搏杀
发布时间:2024-01-12 20:07:04| 浏览次数:

——专访基金组季军张晓良

期货市场常胜将军历来不多,在实盘大赛中能连创佳绩的更是凤毛麟角,但张晓良便是其中之一。

期货日报主办的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历经九届,各路高手不断涌现。从前年开始,张晓良便崭露头角。彼时是他踏入期货市场的第六个年头,刚走上竞技场就幸运地一战夺银。  从前年重量组的亚军到去年的季军,再到今年的基金组探花,连续三届比赛进入前三名,张晓良的交易状态相当稳定。仅用幸运二字,已经无法解释这位短线“捕捞者”获得的优异成绩。

今年的基金组藏龙卧虎,前三甲均取得了不俗的收益。记者注意到探花“巡航”这个账户有点眼生,仔细查看了账户数据,一边准备采访提纲,一般想象着这个账户操作者是何等模样。万事俱备之后,小心翼翼地拨通手机,电话里传来爽朗的男中音,聊了几句,竟越发觉得熟悉。

“请问能告知下您的本名吗?”

“嗯,我叫张晓良!”

记者大脑中短路了几秒,恍然大悟:“原来是您啊!”

在前两年实盘大赛颁奖环节,他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待人真诚有礼,与其账户“海盗”的凶悍形象着实不符。

“为什么要换个账户名啊?”

“怕做的不好,也不希望有过多关注。”低调的他如是回答。

其实,在今年的实盘大赛中,张晓良不只是换了个让人认不出来的账户名,还从连战两年的重量组转到了基金组。

根据实盘大赛的规则,基金组的评分标准与重量组有所不同,对净值和回撤的要求更高,资金量的门槛也提高到500万元以上。张晓良的账户资金较前两年有大幅提升,2013年参赛资金只有一两百万元,2014年扩大到五六百万元,今年有一千多万元。

“转战基金组,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张晓良坦言,报名基金组,是一次向更深海域的进发。

从今年7月2日参赛以来,张晓良继续以快进快出的凌厉手法创出佳绩,截至比赛结束,他174.87%的参考收益率在排行榜上分外亮眼,累计净值达5.29。

谈及今年参加基金组的感受,张晓良表示,其短线策略并未有实质变化,但操作大资金要求稳定,因此对心理的考验尤其大。“大资金操作犹如身处更深的海域,风浪带来的波动更大,对盘手的掌控力要求更高,需要比在重量组更注重稳定才行。”

在实际的操作中,账户收益的浮动也需要重视。“大起大落特别能锻炼盘手的心理承受能力,经历过以后做小资金就再也不会提心吊胆了。”张晓良笑言。

狙击趋势  重仓搏杀

从交易习惯上来说,张晓良依旧延续着短线进出、重仓搏杀的手法,判断机会来的时候果断出手,常常全仓杀入,几乎所有的短线交易类型,包括单向、双向、隔夜仓甚至是炒单在日常交易中都会使用。“我比较习惯短线交易,一般一笔单子的持有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操作上主要是靠盘感,并没有系统性的策略。”他坦言。

在张晓良参赛的近三个月时间里,A股市场风云骤起,往年以商品期货交易为主的他也把很多精力放在了股指期货上,股指期货的交易量甚至占到总交易量的一半。

善抓趋势性行情的张晓良,虽然错过了之前期指大幅下跌的趋势行情,但在7月上旬的那波反弹中及时做多,尝到了甜头。“那波反弹跟之前的下跌一样迅猛,盈利加仓直至最后获利了结也就发生在短短的两三天中。”在7月8日期指出现绝地反弹之际,张晓良敏锐地觉察到新的趋势机会,反手做多,在超跌反弹中收益丰厚。类似的情形还出现在8月26日,期指创出新低之后反弹,张晓良看准时机和方向,仅在三天之内就实现了净值大幅增长。

“短线盘手需要感觉非常灵敏,下手也要迅速,不能拖泥带水。如果感觉不对要马上撤,不能去死扛。”张晓良说。

7月初的那个周末,各种重磅救市措施密集推出,那时张晓良刚刚参赛。“周一开盘股指期货应声涨停,当时我也想去博一把反弹,可是高开低走,指数继续创新低。我在当天也遭受了较大的损失,这时候就不能恋战,需快速抽身离开。”他回忆说。

随后行情进入振荡期,张晓良又很快回到了日内交易的思路,或多或空,紧跟趋势,这种对行情的精准把握靠的正是他多年练就的盘感。

从张晓良的交易数据来看,他交易的品种通常有二十多个,但在他眼里,每个品种并无多大区别。“我就把品种当一个个符号来看,把所有品种主力合约放在一个页面上,只根据价格和当天成交的活跃度来判断,别的都不看,所以各个品种都会做。”

去年的回撤比较稳定,今年却有点偏高,对此张晓良坦言交易中有失误。7月24日和7月27日两个交易日,A股千股跌停、哀鸿遍野,股指期货也遭受重挫,张晓良的期指交易量很大,这两个交易日回撤超过50%,是其账户的最大回撤。

据张晓良介绍,通常情况下,单笔的止损一般控制在本金的5%左右,当然也有意外。由于有时候是重仓隔夜,止损就不是他能控制的。“在以往的交易经历中,我曾出现过最大回撤超过50%的情况,虽然短期难以接受,但长远来看,只要有较高的胜率作保障,前面亏的钱还是能赚回来。”  张晓良认为,回撤和收益比是评价一套策略优劣的关键。“控制回撤很重要,盈利能力更重要。回撤如果大,盈利率至少要是回撤率的3倍以上,这才能说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比如虽然回撤率达到了50%,但盈利能在150%以上,这样的策略也是不错的。若是回撤率只有10%,但盈利水平只有15%甚至是亏损,这样做单长期下去很难赚到钱。”他说。

转型也在考虑中

不论是发来的照片以及几次见面,还是朋友圈信息,张晓良总是一身休闲装亮相,尤以旅途中的冲锋衣为多。的确,很多操盘手都酷爱自由,选择做单这样的生活方式,逃离令人神经紧绷的办公室。

谈到这个话题,张晓良笑称平日交易实在太辛苦,旅游是很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有时间就会让自己放松下。特别是短线交易者,紧张盯盘,频繁操作,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据张晓良介绍,他平时每天都会看盘,虽然不一定是时刻盯盘,但价格变化必须了然于胸。有些品种如豆粕、菜粕等,一天可能交易一两万手。

虽然目前张晓良的盈利水平保持稳定,交易频率也尚能保持,但他也开始对转型有所考虑。由于短线交易在交易强度和资金容量方面的缺陷,不少短线交易者在实现稳定盈利后选择向长线交易转型。张晓良坦言,也有可能根据市场变化做出转变。

这次转战实盘大赛基金组,张晓良正是想检验下自己大资金操作的能力,也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些探索。“期货上的盈利不能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必须抽离一部分利润,这样在遇到意外回撤的时候才有后备资金来补充。或许现在的资金规模己经是个人交易的极限了,也在考虑是否要往团队作战发展。”张晓良最后说。

第九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获奖名单

部分获奖人员专访:

(重量组第一名)汪星敏:交易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

(重量组第三名)“01***363-1”:在失败中找到成功密码

重量组第四名)蒋宇东:冷静、理性的电解铜期货爱好者

(重量组第五名)唐之神:专注基本面 坚持稳健的套利交易

(重量组第六名)龚健:以一颗谦卑之心对待市场

(轻量组冠军)丁伟锋:在看准的机会上敢于重仓

(轻量组季军)程智斌:做交易要快、准、狠

(轻量组第四名)吴玉刚:练好基本功 享受期货魅力

(轻量组第六名)朱俊豪:选择与自己脾性相投的品种

(轻量组第八名)代传功:瞅准时机 伺机而动

(轻量组第十名)徐仙根:把期货做好“没那么简单”

(程序化组冠军)王海亮:只有策略设计者才会对策略有足够的信心

(程序化组第六名)顾俊:做一个善于调兵布阵的好“将领”

(外盘重量组亚军)吴鸿智:顺势而行才能在期市长久生存

(外盘重量组第七名)李永涛:IT工程师转身为自由的外汇操盘手

(外盘轻量组冠军)苏琳:只凭感觉满仓操作

(外盘轻量组季军)许晋:买进便宜的品种,做空高价的品种

(外盘轻量组第四名、 重量组第八名)雷红军:看准趋势,混搭策略

(外盘轻量组第十名)吴国斌:从金融市场的“临时工”到“专家”

(基金组冠军)紫熙投资:投资是“长跑” 需以恒心待之

(基金组亚军)蒲劲松:“鳄鱼手法”是获胜的法宝

(基金组季军)张晓良:狙击趋势 重仓搏杀

(能源化工奖第二名)任丹宇:塑料、聚丙烯、甲醇是我的 “菜”

(资产管理奖第三名)汪斌:资产管理需要联合多个市场

(有色金属奖第一)林晓辉:期货市场的“不速之客”

 
 
 上一篇:雷红军:看准趋势,混搭策略
 下一篇:蒲劲松:“鳄鱼手法”是获胜的法宝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