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经济增速放缓,宏观调控就免不了成为坊间讨论的热点。其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是:宏观调控的重点,究竟应该是扩大消费,还是增加投资?围绕这个问题,不同的观点和论证层出不穷。
在经济思想史上,关于政府是否以及如何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思考由来已久。但系统的理论分析,则一直要等到1936年凯恩斯开创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本文不讨论现实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建议,而是聚焦于说明:作为宏观经济学创始人的凯恩斯本人是怎么看待上述问题的?
或许有些出人意表:在凯恩斯那里,这是个伪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捋一下思路。
在凯恩斯之前的古典学派看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不可能出现持续的经济衰退。所谓经济衰退,按照定义,是指国民经济中,现实的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状态的国民收入水平。而在古典学派的理论中,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不可能遭遇持续的高失业的。为什么呢?
因为失业意味着劳动市场上的劳动供给超过劳动需求,而劳动市场上价格机制的灵活调整,一定会自动地让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趋于一致。如果出现失业,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劳动力市场上的摩擦使得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也就是实际工资,持续地维持在过高的状态。之所以称这时的工资“过高”,正是因为与这一工资诱导出的劳动供给超过与之相应的劳动需求。与此相适应,政府要在失业问题上有所作为,就是想方设法让市场的力量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具体地说,就是让实际工资能够灵活地向下调整。
凯恩斯一开始也是一位杰出的古典经济学家,但20世纪第二个10年英国长期的慢性萧条,动摇了他原来的信念。附带提一句,和广为流传的认知不同,诱发所谓“凯恩斯革命”的,并不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而是此前英国经历了10年的持续萧条。凯恩斯在20世纪20年代观察到了很多与古典经济学不一致的现象。比方说,在英国失业率居高持续不下的同时,货币工资和物价指数却几乎是同比例下降,因此实际工资并没有大幅上升。既然实际工资不变,那持续的高失业因何而起呢?古典学派的理论没有办法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凯恩斯打破僵局的思路,说起来似乎过于简单。他认为,失业问题并不像古典学派理解的那样,仅仅是劳动市场上的问题。那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产品市场。凯恩斯认为,在底层逻辑上,是产品市场首先处于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状态——也就是后来人们耳熟能详的所谓“有效需求不足”。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这种产品市场上供给侧的过剩会不可避免地“溢出”到劳动市场,从而引起劳动市场上的供给过剩,失业就这样产生了。这个逻辑的直觉很好理解:产品市场上企业的产品总是卖不掉,企业为了减少损失或增加盈利,会选择压缩过剩产能,于是失业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产品市场上因为价格机制的调节,照道理不应该产生持续的供求不平衡。举例来说,如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状态,那就意味着很多不同品类的产品,在微观市场上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态。可是,这种系统的单向失衡状态在市场经济中不应该长期存在,因为价格机制的调整,就应该使得每个产品市场都处于供求一致的均衡状态。
但凯恩斯说,产品市场上的供过于求才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为什么呢?凯恩斯认为,现代市场经济当中,有三条相互关联的“心理规律”,让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
首先,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但是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要比收入水平提高的速度慢。这就是第一条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大学生新得到100块钱奖励,可能会选择和同学一起聚餐,一顿饭的花销甚至可能超过100元。而比尔·盖茨增加100块钱收入,可能不会对他的消费产生任何影响。根据这个规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上升,消费占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换言之,没有被消费掉的收入,也就是储蓄,占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在现代经济中,储蓄会通过资本市场转化为投资。如果储蓄占收入的比重增加,但是增加的储蓄能够被增加的投资所消化,产品市场就不会有什么失衡。但是,凯恩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投资需求也会萎缩。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凯恩斯所强调的第二条心理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在凯恩斯看来,投资的决策者是企业家,而企业家面对的,是一个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不确定性意味着前路茫茫,没有人能够看得清楚未来,企业家也不例外。那么,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企业家根据什么来作投资决策呢?预期。
可是不确定性正意味着预期不可能完全准确,也就是不可能与未来的实际状态一致。在这种约束条件下,企业家该怎么作投资决策呢?凯恩斯说,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企业家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成规”或者说“惯例”。这也很好理解,毕竟成规或者惯例当中,包含着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成功经验。
但企业家群体也会意识到另外一个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成规会越来越不适应后来的状态。可是前路茫茫的约束无法改变,于是企业家必然转而采取另一种策略,以减少因为决策失误而带来的潜在损失:减少投资。
一个企业家的投资决策,不仅取决于他自己对于未来的预期,更取决于整个企业家群体的预期。原因不难理解:如果企业家群体里的其他人都对未来感到悲观或者不确定,那么整个经济的前景就必然趋于悲观。如此一来,即使本来预期乐观的企业家也会选择减少投资。而这种行为,又会进一步加剧整个企业家群体对于未来的悲观预期。这种正反馈机制一旦形成,宏观经济中的总投资下降也就成了必然之势。
这种对于未来的悲观预期不断强化,用凯恩斯的话说,就是资本的边际效率下降。所谓资本的边际效率,在凯恩斯的叙事当中,指的是企业家对于未来的资本回报率的预期,而不是现实中的资本回报率。
如果只有上述两个规律起作用,那么要启动经济还是有办法的,很重要的一个对策就是降低投资的成本,从而在资本的预期回报率下降的同时,保持甚至提高投资的预期净收益。具体地说,这个办法就是通过货币供给的扩张降低利息率。
但凯恩斯说,在经济遭遇严重衰退或者说萧条的时候,这个办法也不能奏效。为什么呢?
这就涉及第三条心理规律: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指的是人们在各种资产当中,会天然地偏好流动性最高的资产,也就是货币。因此,如果要激励人们将货币资产转换为其他资产,比如有价证券,则需要支付相应的补偿。这种补偿就是利息。我们也不妨说,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利息率是对于人们放弃资产流动性的补偿,或者说流动性的价格。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流动性的价格也由流动性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因此,不难理解,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央行可以通过增加资本市场上的流动性供给,也就是货币供给,来降低利率,从而降低企业的投融资成本。
可是在严重衰退的经济当中,利息率通常都已经下降到接近于零的超低水平。在这种形势下,公众必然预期名义利率难以进一步下降,而这又意味着资本市场上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大可能进一步上升——利息率和金融资产价格之间这种的反向关系是资本市场上的常识。如此一来,即使央行增加货币发行,也很难转化为对于有价证券的需求,因为有价证券的价格下降的概率远高于上升的概率。于是增发的货币也只能沉淀在金融系统当中。这就是所谓“流动性陷阱”。
通常流动性陷阱的出现,就是经济进入严重衰退的信号。如果老百姓经常接到银行销售打来电话推销低息贷款,基本上就可以肯定,流动性陷阱出现了。
如果经济萧条至此,政府还有招破局吗?凯恩斯说,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扩张的财政政策,简单地说,这个思路的基本要义是政府想办法多花钱,其最终目的则在于改变企业家群体的预期,进而诱导出更多的投资。
凯恩斯特别强调,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以小博大,即以较少的财政支出,拉动经济中产出、收入和就业的成倍增长。这就是著名的“乘数效应”。理解乘数效应的作用机制,是理解本文主题的关键。
乘数效应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政府增加1块钱开支,也就意味着经济中的总需求增加1块钱,于是就有价值1块钱的产品能够销售出去,因此生产这1块钱产品的企业就获得1块钱的销售收入。而这1块钱的企业收入,将通过要素市场转化为老百姓1块钱的收入:劳动者获得工资,债权人获得利息,土地和厂房、设备的所有者获得租金,投资人获得利润。然而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
这1块钱收入的增加,还将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居民收入增加会带来消费的增加。比方说,假设这个经济中的居民总是将其新增收入的80%用于消费,那么1块钱收入的增加将带来8毛钱的消费支出,而这8毛的消费支出又将成为企业新增的8毛钱的销售收入,进而转化成新增的8毛钱的居民收入。如此循环不已,最终整个经济当中产出和收入的增加额就是1+0.8+0.82+0.83+……=5。换言之,政府通过增加1块钱的财政支出,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增加5块钱的产出和收入。
那么凯恩斯说的这种政府支出扩张,通常会采取什么形式呢?最受政府青睐的举措是兴建公共工程或者公共基础设施。这对应着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回到前面的例子,如果政府通过财政扩张刺激经济,那么通常表现为投资的扩张,但是随后的乘数效应,却都是通过增加消费实现的。在上述例子中,可以认为,政府增加1块钱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将带来5块钱的收入增长,其中1块钱来自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而剩下的4块都来自消费的增长。
事实上,政府也可以通过直接给消费者补助,比如给消费者发现金。但与兴建基础设施的投资来刺激经济相比,给消费者发现金的乘数效应要更小一些。如果在上面的例子中,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发放现金,不难发现,1块钱的政府开支撬动的收入和产出都只有4块钱(0.8+0.82+0.83+……=4)。当然政府还可以采取发消费券的方式来进行补贴,并且约定消费券的有效期,比如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于是这意味着所有的补贴都只能用于消费而不能储蓄起来。但这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意味着较高的执行成本。
上述例子假定经济的生产结构非常简单。实际上,现代经济已经发育成一个由相互交织的产业链构成的复杂网络,其中一些行业与前向和后向行业的关联度要比另外一些行业更强,也就是说,这些行业扩大投资的带动作用更强。那么作为刺激经济的财政支出,应该首先考虑哪种行业呢?在现实当中,生产居民所购买的最终消费品的行业,其产业关联度比基建行业显然要更小。这也正是经济衰退时,政府往往更加青睐基建投资,而非直接刺激最终消费的主要原因。
以上就是从凯恩斯本人在《通论》中的视角出发,理解宏观经济衰退的成因和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的基本逻辑。在这个叙事框架中,经济衰退时期究竟应该刺激投资还是消费,并不是相互冲突的命题。
[作者李辉文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教授、区域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兴趣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制度经济学、世界经济和经济思想史,出版有《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大国经济学》(合著)等;冯皓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区域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经贸学院讲师,致力于区域、城市、环境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关注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国环境污染的制度背景及其治理对策等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