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期货业手续费竞争的“红海”中,发行产品正成为越来越多期货公司努力突围的方向。目前,虽然期货公司的产品发行业务还未得到批准,但自从去年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开闸”后,部分在期货交易策略研发方面有优势的公司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也开始在产品发行上有所建树。
提供套利策略 合作日趋成熟
今年1月末,在股指期货专户上颇有斩获的国投瑞银基金(博客,微博)宣布,公司在业内的第一只商品期货专户产品已经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据了解,为这款产品提供期货套利(以商品期货为主)策略的是招商期货。而这个期货套利策略已经被国投瑞银基金跟踪了一年多,之前也一直在招商期货的客户中使用,至今取得30%的年化收益率。
“我们研究的β动量对冲套利产品已日趋成熟,准备在今年6月前与券商股东的资管部发行该产品!”广发期货研究总监邹功达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这款β动量对冲套利产品主要应用市场动量策略,通过量化技术,选出股票投资组合,并相应做空股指期货来分离股票组合α和β,然后通过五类量化指标来判断股市处于不同档次下的强弱市,调整组合整体的对冲头寸以期望获取独立于市场表现的绝对收益。
据介绍,广发期货已有两位投资咨询业务客户先后试用过这款产品,截至目前,取得了20%—25%的年化收益,最大回撤2%,盈利可谓非常稳定。“这款产品已经完全软件化,可以完全由计算机实现低频交易,对市场不会产生冲击。”邹功达表示。
与机构合作发行产品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期货公司提供交易策略与券商或基金公司合作发行产品,目前已经成为期货公司摆脱手续费恶性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除了可以赚取产品资金利息以及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交易手续费外,期货公司还可以收取期货投资咨询服务费。“投资咨询费可能还会与策略运行的收益率有关。如果产品能稳定盈利在20%以上,这部分投资咨询收入就相当丰厚了!”一位期货公司投资咨询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一家小型期货公司负责人也表示,与机构合作发行量化投资产品成为公司的发展方向。“小型期货公司再走规模化路子,已经相当困难。一方面,公司人才很难满足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公司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很难留住,所以经常会陷入人才发展的死循环中。”
而针对这样的情况,这位期货公司负责人近一年来调整了公司业务发展与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方向。“公司核心成员以交易策略研究与开发为主,其他人员主要做产品营销。”该负责人说。据了解,目前这家公司正在研究的量化投资模型多达6个,其中有2个经过实盘跟踪已经基本能实现稳定盈利。目前,该公司正在与银行积极沟通产品发行事宜。
产品设计 人才是关键
“与期货等衍生品相关的产品,设计主力还在期货公司。”邹功达表示,上述β动量对冲套利产品就是先由公司发展研究中心股指期货组进行了多年研究,最后由量化投资组将多种策略融合而形成的产品,并以计算机程序实现。
“公司要沉淀一大批人才,这批人不仅要对期货市场波动特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功底,同时还要懂计算机,这样才能把模型开发成可视化系统。此外还要建立专用的数据库来做系统支持,这些都需要高投入才能慢慢有所回报。既要拥有进行前端策略研究的研发人员,也要有融合多种策略并进行测试的产品开发人员,还要有后端实现产品化的程序开发人员,再加上期货行情高频数据库及量化投资平台的构建,我觉得只有具有一定实力的期货公司才能做到这一点。”邹功达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