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保的中期业绩先后放榜,A股五大上市险企已悉数披露了2023年半年报。
2023年上半年,中国人保(601319.SH,01339.HK)、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新华保险(601336.SH,01336.HK)等公司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1.88亿元,按新会计准则要求重述后数据同比下降6.58%,日赚7.4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家上市险企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因而在新披露的半年报中已对去年同期数据进行重述,也由此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差异。例如,新华保险去年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1.87亿元,重述后为91.90亿元;中国太保去年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73.04亿元,重述后为200.74亿元。
分别而言,五大险企中有两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三家下降。新华保险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9.78亿元,同比增长8.6%;中国人保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98.81亿元,同比增长8.7%;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8.41亿元,同比微降1.2%;中国太保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83.32亿元,同比下降8.7%;中国人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61.56亿元,同比下降36.28%。
人身险新业务价值增长明显,银保渠道增速亮眼
作为衡量人身险成长性和盈利水平的一大关键指标,各家险企的新业务价值全线正增长且增势明显。
半年报显示,中国人寿上半年新单保费为1712.13亿元,同比上升22.9%;新业务价值达308.64亿元,同比上升19.9%。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259.60亿元,同比增长32.6%。可比口径下,2023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5.0%。
今年上半年,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1695.74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新业务价值73.61亿元,同比增长31.5%。新华保险上半年新业务价值24.74亿元,同比增长17.1%。人保寿险2023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24.90亿元,同比增长66.8%。
就渠道而言,近几年重新“受宠”的银保渠道表现亮眼。例如,平安寿险及健康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28.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4.7%。太保寿险银保渠道规模保费收入221.45亿元,同比增长7.7%;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05.0%,新业务价值占比同比提升12.7个百分点。人保寿险银保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43.37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半年新业务价值10.52亿元,同比增长333.1%。
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在中国太保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直言,从整个新银保的价值贡献来看,中国的银保业务应该开始进入了2.0时代,也就是银行和保险公司战略合作进行长期、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价值创造形成客户、银行、保险公司“三赢”的局面。
在银保渠道的打法上,各家公司也有所差异。中国平安的银保渠道则得益于深化与平安银行的独家代理模式 “新优才” 队伍;太保寿险则持续拓宽多元渠道布局,深化网点经营。
财险综合成本率均有所上升,非车保费增势强劲
总体上看,各家财险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综合成本率均有所上升。究其原因,多为车险综合成本率抬升所致。
今年上半年,太保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7.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其中承保综合赔付率70.4%,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中国太保在半年报中表示,随着出行的恢复,车险出险率同比有所增加,承保综合赔付率同比去年有所上升。
“财险老大哥”人保财险今年上半年综合成本率96.4%,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分别来看,车险综合赔付率69.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96.7%,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承保利润45.90亿元,同比下降15.8%。
而在非车方面,人保财险的意健险综合成本率98.5%,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责任险综合成本率102.8%,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企财险综合成本率92%,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农险综合成本率96.5%,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中国平安半年报则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产险整体承保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98.0%,主要因车险客户出行需求恢复,以及保证保险业务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造成整体成本波动。
就各家险企的非车险业务来看,保费增速都相对强劲。例如,平安产险的健康险、农险保费增速均超50%,太保产险非车险保费收入529.38 亿元,同比增长24.5%。
对于非车险业务的发展,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在中国太保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则表示,因为车险受到限速、车市新车销售下降的影响,发展速度受到限制,因此集团经营重心仍然会放在非车险发展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