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豆粕基本面趋弱,11月至12月庞大的进口大豆将集中到港,油厂开机率将回升,豆粕供应压力或重现,盘面仍有回落风险。
美豆批量上市压制盘面
当前,美国大豆正值收割期。刚刚过去的一周,由于天气晴朗干燥,农户加快了大豆收获进度。根据美国农业部周一发布的信息,截至10月22日,美国大豆收割工作完成70%,高于分析师预测的64%。新豆批量上市,现货市场价格下跌,从而拖累期货市场,美盘大豆继续承压。
进口大豆将陆续到港
根据天下粮仓的统计数据,10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为121船780.8万吨,较9月份实际到港759.05万吨增长2.86%,高于之前预期的750万吨。未来两个月大豆到港量规模也比较大,11月大豆到港最新预期为900万吨,12月份最新预期为910万吨。未来一段时间,大豆压榨货源是比较充裕的,油厂在压榨利润以及履约未执行合同等因素的驱动下,开机率将维持在相对高位。这意味着豆粕供应量将渐进增加,油厂豆粕库存将逐渐回升。
事实上,买家对后市并不看好,远期基差报价也在逐步走弱,短线豆粕继续上涨力度也有限。
库存下降速度或放缓
近期,豆粕存在区域性供应偏紧状况,下游买家担心供应不足,提货较为积极,油厂豆粕库存快速下降,但这一现状将随着进口大豆陆续到港以及油厂开机率大幅回升而得到改观。截至10月22日当周,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为72.76万吨,较前一周的78.31万吨减少5.55万吨,降幅7.08%,但仍较去年同期56.93万吨增长27.80%;豆粕未执行合同为432万吨,较前一周的477.88万吨减少45.88万吨,降幅为9.60%。未来两周油厂开机率将继续提高,预计大豆周度压榨量将回升至190万—200万吨,豆粕库存下降速度将放缓。
养殖业恢复依然缓慢
目前,养殖业恢复缓慢,尤其是生猪存栏量仍然处于历史低位。截至9月份,我国生猪存栏量为34991万头,较8月份的35061万头下降70万头,较2016年9月份的37709万头大幅下降2718万头。而能繁母猪存栏量预示着向市场投放仔猪的能力,是生猪存栏量能否得到有效补充的重要前瞻指标。截至9月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规模为3497万头,较8月份的3522万头减少25万头,较2016年9月份的3710万头大幅下降213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处于低位。综合而言,作为生猪养殖市场重要指标,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存栏量在一定程度上压制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走势。
综合来看,进口大豆陆续到港,油厂大豆压榨货源充裕,开机率将维持在高位,豆粕库存量将渐进回升,届时豆粕供应压力或重现,中长线仍需保持谨慎。具体而言,豆粕1801合约第一支撑位在2800元/吨,第二支撑位在2740元/吨附近。此外,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豆粕供应趋紧,国内豆粕市场或呈现近强远弱态势,投资者可以考虑尝试买近卖远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