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籽棉进度几乎完成,定价权由籽棉端转向皮棉端,而皮棉需求端的情况是把持当前产业链话语权的绝对因素,高成本的新棉基本无法对市场定价权带来实质影响。对于后市行情判断基于两个问题:1、成本支撑逻辑失效下,轧花厂如何应对当前困局。2、棉纺产业链是否已经来到至暗时刻?
从抢收到抢跑,短期承压
今年棉花的暴力拉升行情起源于9月末对新季籽棉抢收的悸动,籽棉价格从8元/千克快速上行至11元上方,较去年同期上涨幅度将近50%。除此以外,轧花厂收购无法上量,难以摊薄高额固定成本,导致单位皮棉产出变动成本高。农发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对轧花厂贷款支持仅对标每公斤籽棉价格最高8.5元,超出部分依靠其他融资渠道,资金成本高。棉籽价格涨幅弱于籽棉涨幅,且当前价格已经出现高位回落迹象。种种因素造就了偏高的皮棉成本,通过交流调研得知北疆双28成本在24500-25000间,南疆成本在23000上方。
但高企的价格背后,纺企接受力度不足,加上抛储轮出的持续,当前货权仍集中在轧花厂手中,期货盘面维持亏损状态,暂时没有出现套保机会,期货新棉仓单增量有限。近年持续扩张的产能营造出内卷的行业格局,加剧轧花厂追涨杀跌的心态。能在10月高价抢跑收购籽棉,也可能在偏弱的基本面形势前低价抛皮棉。抢字当头,可能激发轧花厂心态从逢高套保锁利润转向提前抢跑减亏损。
下游纺织业冰点尚未交易,棉纺产业危机酝酿
尽管从直接消费来看,下游已经呈现弱势,但短期仍存在一定支撑。纺纱利润持续走弱,纱线库存呈现累库状态,持续阴跌无法走货,织布端开工持续低位。但纺纱开工率仍处于在一定水平之上,对棉花刚性需求尚有一定支撑。在11月30日盘面大幅下跌,基差点价成交有明显放量。而当日轮储中疆棉、进口棉全部成交,折标准棉仍维持在21000上方。短期随着大跌释放情绪后,价格可能作震荡调整。
12月2日美财长耶伦认为降低前特朗普政府对华的关税有利于缓解当前美国通胀压力,关税降低的利好预期可能在盘面继续发酵。同时需注意,当前国内纺织市场仍面临内忧外患。
当前多个纺织重镇棉纱库存高企,大贸易商此前依靠资金优势和前期顺畅行情囤货待涨,可能会逐渐成为后期行情的利空交易因素。中长期来看,在全球棉纺消费增速逐渐见顶的趋势下,下游终端消费难以承接高成本纺织服装,产业链继续向上游施压。
对于全球棉花消费发展趋势,我们明确指出2700万吨可能是年度消费天花板,原因如下:在剔除存在宏观因素扰动年份,以及21世纪初中国服装消费增速爆发的年份之后,按USDA口径,平均每年消费量在2529.22万吨,平均每年同比增速在1.83%。结合对欧盟、中国和美国服装市场追踪,疫情后服装消费增速正在见顶。主流消费市场如欧盟,其服装供需矛盾并不大,价格指数涨幅落后于整体商品服务CPI,服装进口量维持在正常区间内,疫情对欧盟服装消费的负面影响基本消除。中国市场首先恢复生活正常化,服装社零数据增速已经从高位回落, 并在近两个月跌落至五年最低值下方,服装消费增长存在瓶颈。美国市场主要受供应链危机的影响,服装价格高企,进一步带来批发商提前性加单,进口量可能持续放量,补库采购速度将强于销售速度,库存指标在9月将转向累库。对照11月报告对20/21年度预估2632万吨消费量,按1.83%速度增长仅达到2680万吨,在全球范围内没有新增庞大的消费市场的背景下,USDA对全球本年度年度消费量存在高估可能。
全球纺服消费市场蛋糕在缺乏进一步增速的前提下,分蛋糕的人也多了起来,越南连续三周加大对美棉采购,侧面反映出东南亚纺织产能快速恢复。内忧外困下,随着国内棉纱、坯布等成品继续被动累库,资金压力和产业心态的转变将推动被动累库阶段将转向主动去库,抛售压力向上游传导带来纺纱利润进一步弱化,纺企最终走向降开工阶段,抑制棉花消费,进而带来棉花更深的下跌幅度。
总结:市场短期受情绪主导,价格已经走出超跌反弹的走势,而反弹势头可能在宏观面关税降低的利好预期逐步反映后维持。市场更多提前交易新毒株Omicron的负面情绪,但中国产业链本身具有一定自身韧性,偏紧的国内供需仍值得关注,暂停轮出也给市场多头带来信心。同时期货价格大跌后带动现货大幅成交,弱势下游仍存一定支撑,基差上涨也表明轧花厂挺价态度。
关注棉纺产业发展格局对基本面中长期影响,轧花产能的内卷、纺织产业所面临的内忧外困以及全球棉农的增产预期均可能缓解整体供需矛盾。当前轧花厂心态略有松动,资金压力有所偏紧,加剧轧花厂心态从逢高套保锁利润转向提前抢跑减亏损。对于中短期市场而言,向上空间逐渐被封闭。抛开宏观层面对棉花市场中长期的不确定性影响,在全球棉纺消费增速逐渐见顶的趋势面前,高企的纺织成品库存以及东南亚产能恢复大概率将会后期国内市场需求端埋下利空点,而全球棉花增产预期也将在下一年度逐渐展开,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建议逢高布局长期性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