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1.29-12.03,下同)的豆粕随美豆一起,呈现了快速下跌后反弹的深V走势。
引发美豆行情的主要来源是宏观及政策对油脂市场的冲击。对于原油来说,奥密克戎毒株的冲击让需求充满不确定性,而鲍威尔传达出的货币加快收紧态度和OPEC+增产的不确定性共同导致了原油的快速下探。但随着OPEC+产油国联盟宣布维持增产,短期的利空得以出尽,而沙特和美国紧张关系随这一决定出现缓和反而使得油价出现一波反弹,带动食用油出现走升。
油脂带来的冲击之外,美豆压榨数据的出炉和南美天气的分化也给美豆市场带来了一定信心。
本周出炉的美国十月压榨数据给与了市场惊喜。1.969亿蒲的压榨量创造了历史最高的单月压榨,为疲弱许久的新季美豆需求增添了一抹色彩。南美天气继续呈现分化的态势。虽然巴西大部分区域降水正常,但巴西南部及阿根廷东北部的干旱有加深的趋势,对这些地区的作物生长充满威胁。
需求的数据利好和供给的炒作空间共同为美豆提供了一定支撑,但未来的趋势依旧不容乐观。
首先是压榨需求,靓丽的压榨数据实际意义有限。破纪录的压榨反应的并非生物柴油需求的扭转或是美国养殖业对豆粕需求的增长,季节性增长和赖氨酸冲击才是主因。
漂亮的压榨数据一方面反应的是季节性提升。在新季大豆集中上市的10月份,美豆压榨量往往能迎来年内第一或第二高峰。尤其在9月份压榨只有出乎意料的1.64亿蒲低位的情况下,市场其实对于10月压榨量的上扬有所预期。而让压榨量从上涨到破纪录的另一原因则是赖氨酸和DDGS涨价带来的需求转移,赖氨酸价格在10月份就发生了一次短期见顶,而DDGS价格在10月份也维持高位,即虽然市场在11月份对配方转移事件做出反应,实际上在10月份已经产生了替代效果。
季节性和赖氨酸冲击也意味着压榨的上量难以持续。10月压榨提升的部分原因是需求的递延,这在后续月份将不会体现。而赖氨酸和DDGS配方的性价比也在11月底迎来反转,11月压榨将有所受益但后续影响也将消解,高压榨量并不能持续下去。
同时,出口需求依旧不容乐观。
巴西政府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11月巴西大豆出口259万吨,是去年同期出口量的近两倍。作为对比,美豆新季出口装船较去年同期大大放缓,107万吨的周度销售量也创下了9月底以来的新低,市场对于美豆的购买仍旧不积极。
因此,从需求端看,压榨的反弹更像是赖氨酸涨价在数据上的兑现,持续长度并不值得期待。而出口的下降也在兑现途中,这仍是未来影响盘面的核心驱动。
对于国内豆粕而言,本周有两个变化值得关注。一是奥密克戎毒株的冲击使得全球重新迎来封锁,海运费用止跌反弹,CNF下行的脚步也被改变。二是到港和压榨上量的影响逐渐体现,本周189万吨的压榨仍旧不是高点,而基差在此影响下已经降至100左右。
展望未来,美豆需求端压力仍旧值得下注,但CNF的上行将形成一定支撑,继续放缓豆粕下跌力度。油脂市场也将继续形成扰动,原油的激烈博弈、生柴政策未决、棕榈复产速度都将从美豆油价格对美豆造成影响。相对确定的是基差的下行,随着到港压力的兑现,基差的下行之路仍将继续,在疫情不带来干扰的情况下,100以上的基差可能在本月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