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5月中下旬起,菜粕走出一波下跌行情,至今已下跌接近3个月,下行主因仍旧是供强需弱的基本面。不过自8月14日至今,需求端稍有好转,国内菜粕价格并未再度向下,整体呈现企稳状态。后市来看,需求以及成本端稍有支撑,但供应方面压力仍大,菜粕现货市场或逐步企稳,而后呈现窄幅震荡局面。
供强需弱之下,菜粕价格不断下跌
8月14日,国内36%蛋白菜粕现货均价2145元/吨,为2020年以来的最低值,广西地区价格为国内最低,在2000元/吨附近。自5月中下旬起菜粕价格已下跌接近3个月,卓创资讯认为造成价格下行的主要原因仍旧是供强需弱的基本面,另外消息面国外天气升水并未出现,丰产预期令市场持续看空价格。
不过自8月14日至今,国内菜粕价格并未再度向下,整体呈现企稳状态。首先,基于菜粕现货价格不断下跌,豆菜粕价差拉开至700元/吨之上,菜粕有性价比优势,下游接货积极性有所好转。另外,进口菜粕货源成本高企,亏损前提下,进口菜粕继续向下的空间有限。不过供应端仍对市场施压,当前油厂进口菜籽库存量、港口进口菜粕库存量依旧维持在高位,短期供应压力难以缓解。
菜粕有性价比优势,油厂菜粕逐步去库
截至8月20日,国内43%蛋白豆粕现货均价与36%蛋白菜粕现货均价价差731元/吨,明显高于月初的590元/吨。按照豆菜粕蛋白比例来看,豆粕蛋白含量平均按43%计算,菜粕蛋白含量平均按36%计算,则菜粕的蛋白含量为豆粕的84%,不考虑饲料中菜粕和豆粕的吸收比例差异,则菜粕/豆粕的比价低于84%,菜粕才具有价格优势。对比目前价格来看菜粕/豆粕的比价74.85%,菜粕性价比优势明显。下游接货情绪好转后,油厂菜粕去库,至8月16日国内沿海压榨企业菜粕库存2.35万吨,较上月同期低2.2万吨,较去年同期低1.25万吨。
进口菜粕因成本问题,价格相对抗跌
按照上半年油厂加工情况以及菜粕进口数据计算,市场上进口菜粕量占到国内流通量50%以上,主要集中在江苏、天津、山东等地,而受到进口成本较高影响,进口菜粕普遍亏损,从而导致贸易商让价积极性不高。广东、广西地区因压榨企业集中,主要流通进口菜籽压榨而成的双低菜粕。对比各区域菜粕现货基差来看,南通、天津地区菜粕现货对RM2409基差多数在0-50元/吨的区间,而华南区域菜粕基差区间更大、位置更低,集中在-(200 -50)元/吨的区间。
总体从需求以及成本端考虑,菜粕已有一定的底部支撑,但并不能支撑行情就此转势,由跌转涨,因其供应端压力依旧较大。
7月进口数据来看,国内进口菜籽量为40.58万吨,后续根据油厂买船计划推算,8-10月进口菜籽到港量仍在月均50万吨左右,原料供应充足的前提下,油厂开工仍将维持在偏高水平,供应宽松局面难以改善。另外从大豆买船数据来看,卓创资讯预估大豆8月到港1046.5万吨,9月略有减少,但考虑8月结转部分,整体供应维持在宽松水平,供应缺口或在10月才有可能得见。豆粕市场或亦承压于宽松的供应局面,价格难强,菜粕将跟随其走势。
综合来看,菜粕现货市场或逐步企稳,后续呈现窄幅震荡局面,市场改善节点需关注供需两端是否有实质性利好出现。
风险提示:菜籽实际到港时间、数量与预期不符,美国大豆和加拿大油菜籽产区天气情况不及预期等。
(卓创资讯 甄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