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不等同于简单的增加产量、增加供给,其核心要义是高质量的稳增长,就是在满足有效需求基础上的稳增长。
●现在中国钢铁迫切需要提高的,是适应市场的能力,即根据市场变化,自我调节生产弹性释放的能力。
●低碳技术的进步决定未来世界钢铁的竞争态势。
8月25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四大行动举措和五项保障措施。《方案》出台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结合重点工作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37条具体实施意见。
近日,《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请其介绍《方案》出台后钢铁行业各项稳增长工作计划及进展。
关键词一:稳增长
《中国冶金报》记者:您如何判断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您认为,什么是钢铁行业要真正追求的“稳增长”?
姜维:今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疫情后的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中国钢铁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展现出良好的韧性,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用钢品种数量持续增长,有力满足了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对钢铁在量和质上的更高需求。
总体来看,钢铁供给强于需求的态势依然明显,前三季度粗钢产量增长1.7%,表观消费量下降1.5%,钢厂库存持续高位。从效益方面来看,钢材价格降幅大于成本降幅,前三季度钢协重点统计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4.1%。虽然近期利润有所修复,但行业整体与去年相比下滑仍较为明显,企业经营面临一定挑战,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水平的企业之间经营分化正在持续加剧。
需要明确一点,稳增长不等同于简单的增加产量、增加供给,其核心要义是高质量的稳增长,就是在满足有效需求基础上的稳增长。我国粗钢产量在2020年达到10.65亿吨的峰值,2021年—2022年也保持在10亿吨以上的水平,今年大概率也将在10亿吨以上。
总体来看,随着中国钢铁技术进步、装备进步及管理进步,中国钢铁生产弹性显著加大,同样装备、同样时间,生产的钢铁产量已显著提高。一个重要的判断就是中国现有钢铁产能可以满足中国钢铁需求,即使需求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现有钢铁产能也能满足市场需要。现在中国钢铁迫切需要提高的,是适应市场的能力,即根据市场变化,自我调节生产弹性释放的能力。
中国市场化进程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市场化的时间较短,相应积累的经验较少,我们的生产水平、生产效率、生产质量提高了、先进了,但硬实力提高不代表我们适应市场的软实力也自然提高了,这需要经验的积累,甚至于需要“吃一堑才能长一智”。高质量发展是指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最高效率的配置,实现有限资源最高效率的产出。无需求的产出,是资源配置到无需求的生产,一定不是最高效率的产出,甚至是无效率的产出。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镇化率、工业化率进一步提高,中国产业结构也会有相应调整。长期来看,中国钢铁需求总量逐渐下降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只是时间、节奏和幅度会因为外部环境变化而有所不同。目前,钢铁行业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长期性和必然性有了更加现实、更加清醒的认识。钢协及时分析市场形势,配合国家产量调控政策组织行业开展自律工作,倡导企业坚持“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引导行业提高市场自主调节能力,促进行业平稳运行。
当前,行业应收账款总体规模不大,属于良好可控范畴,但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初以来,应收账款增长较快,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了15.1%。对于那些违背“三定三不要”原则、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要予以曝光和谴责。
相信,随着《方案》的实施及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钢材市场供需将在减量后实现新平衡,钢铁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钢铁企业市场适应能力也将逐步提高,一个成熟的中国钢铁行业一定会在经历各种周期的历练后诞生。
关键词二:协同攻关
《中国冶金报》记者:针对《方案》提出的“加快推动技术装备高端化升级”,钢协提出要推动绿色、低碳、节能、智能等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大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研发推广力度,推进高端装备国产化协同攻关。当前,钢铁行业在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研发上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加强协同攻关?
姜维:总体来讲,在我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核心技术和装备经历了从最初的完全引进、到逐步消化、再到自主集成和创新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钢铁冶金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已取得巨大成绩,7米大型焦炉技术装备、400平米以上超大型烧结机、超大型高炉用大型无料钟炉顶、大型高炉鼓风机组、300吨级大型转炉,150吨大型电炉等技术装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甚至国际领先水平。
在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钢铁行业仍存在部分高端基础元器件、核心部件、大型装备不能自给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制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壁垒尚待打破:一是部分下游用户对国产钢铁材料存在一定偏见,不会用、不愿试、不敢用,一些钢铁企业对一些国产装备信心不足,更倾向于使用国际知名企业装备,影响了国内装备的优化、升级、迭代;二是钢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不够,重大基础性合作成果不多;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部分领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果利益分配机制等亟待优化。
为解决上述难题,需要以“育主体、建模式、造环境”为重点,整合创新资源,逐步建成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圈,从而加强协同攻关、形成攻关合力。
一是要大力支持设备供应商,选择各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关键单体设备、关键液压器件、三电器件、基础工业软件的国产化等重点领域,建立协同攻关机制,提供应用场景,反馈应用效果,积极参与功能设计等,为冶金设备早日实现自主可控做出布局安排。
二是要与下游重要用户建立上下游协同攻关机制,打通“需求—研发—生产—应用—改进”的创新链,形成“首次使用/持续改进/迭代升级”的良性循环,力争从源头上解决钢铁高端材料“卡脖子”问题。
三是面对钢铁行业前沿技术问题,要建立政、产、学、研密切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抓住低碳和数字化两大主题,设立共性课题,降低行业共性技术创新成本。
关键词三:体系
《中国冶金报》记者:《方案》多次提到“体系”一词,例如“发布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当前,钢铁行业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上有哪些成果?
姜维:智能制造是新时期中国钢铁的两大发展主题之一,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智能制造技术进步、推广应用的基础条件。2019年8月,钢协组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工作组,牵头中国宝武、首钢、鞍钢、南钢、中冶赛迪、北科大、东北大学等单位,编制《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经过其间多次修改、征集意见,2023年10月20日,工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形成了由“A基础共性、B装备层、C车间层、D工厂层、E企业层、F协同层”构成的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同时,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积极发挥联盟平台作用,以搭平台、抓基础、树标杆为原则,推进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下一步,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将在以下方面推进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
一是加强标准宣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和重点标准解读工作,强化标准体系指导作用。
二是加快标准研制。以联盟成立的标准化推进工作组为基础,充分调动钢铁行业上下游产业生态圈各方力量,加快研究制定钢铁行业基础共性及智能装备、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标准;推动建设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同步进行。
三是深化交流合作。加强钢铁行业上下游、智能制造相关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标准的适应性;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提高行业应用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四是加速优秀、成熟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场景在钢铁行业的推广应用。通过把遴选出的智能制造优秀项目与不同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一企一策”的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中小企业低成本的实现装备、工序、车间、工厂的智能制造升级。
关键词四:扩内需
《中国冶金报》记者:《方案》提出,扩大重点领域消费需求。当前,钢铁行业在与下游行业供需对接方面有哪些举措?
姜维:日前,钢铁与船舶行业召开了2023年船舶用钢供需座谈会召开,进一步巩固了两大行业的交流沟通机制,加深和拓宽了产业链合作。同时,钢铁与核电、建筑、家电行业分别合作召开产业链供需座谈会,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钢铁行业还积极探索与汽车、工程机械行业开展上下游对接活动。
钢协积极走访调研船舶、家电、电力、钢结构等下游行业协会,了解产业链供需衔接情况,梳理稳产业链重点难点,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协同解决供需衔接及风险管控问题,共同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冶金报》记者:《方案》提出,要加强钢结构应用。钢铁材料拓展应用计划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成绩?
姜维: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是通过多产业融合发展,上下游共同推进钢结构建筑。去年,5家全国性协会联合发起成立了全国钢结构建筑工业制造工作委员会,将发展钢结构建筑作为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联合钢铁—钢结构—建筑上下游产业链相关单位协同合作,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圈,推进全产业链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
同时,钢协启动了以材料升级和材料替代为主要工作方向的钢铁材料应用领域拓展计划,把着力点放在推广钢结构住宅上,并在协会内部组建成立了钢铁材料应用推广中心,把钢结构推广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二是整合优化标准规范,打通产业协同发展技术堵点。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中,以《钢结构设计标准》《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指南》为基础,初步形成了“设计规范—构件技术要求”体系。钢铁标准体系中也相应制定了98项钢结构用钢的相关标准,基本满足了我国钢结构建设需要。但是,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规范、钢结构用钢标准缺乏一套统一规范的标准化体系,钢结构标准过多过散,各说各话。
今年4月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用钢标准体系座谈会在京召开,针对目前钢铁产品在钢结构建筑的实际应用情况及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与钢材产品标准融合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形成了23项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与用钢标准衔接完善建议。
三是积极主动对接钢结构建筑工业委员会协会单位,推进深化协同合作机制及制度建设。通过走访中国房地产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针对目前钢结构建筑工业制造委员会现状进行交流和座谈,我们认为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各自开展工作,协会没有做到整体推进,融合度不够。其次,组织架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无法形成工作计划及进度。
针对目前钢结构建筑现状,向住建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提交了《关于产业链融合的一些工作思路》和《钢结构用钢从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入手来推动整个产业链》建议。我们还组织钢结构建筑工业委员会协会成员单位,调研有代表性的钢结构企业。虽然问题和困难较多,但可以欣喜地看到,一些钢铁企业、钢结构企业和建筑企业在钢结构领域不断取得技术改进和突破。
四是通过宣传钢材产品制造能力,促进钢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推动钢材消费升级。钢铁产业发展逐步走向成熟,钢结构产业已成规模,但钢材自身的诸多卓越特性在建筑领域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高强钢和高性能钢材推广应用进展缓慢,使用的钢材强度整体偏低,Q235和Q345钢材占比仍然在80%以上,很少采用Q460等高强钢;钢材消费仍以板材为主,占比一直在60%以上,热轧型钢应用增长缓慢,占比偏低,仅为15%~20%,无形中增加了钢结构制造过程的焊接量和成本。
随着钢结构建筑产业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对钢材的需求也在提升。钢铁行业提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理念,逐步改进生产制造思路,创新钢结构用户服务模式,并通过强化供给标准引领及宣传,从三方面推动钢材消费升级:首先,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开发更高性能的钢结构用钢铁产品;其次,推进以钢结构住宅为主的推广应用,扩大高强钢、抗震钢、耐候钢、耐火钢在钢结构建筑领域的应用;最后,推广应用绿色低碳产品,主动向钢结构用户提供解决方案,适应下游绿色低碳消费升级要求。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如何解决钢结构应用中存在的成本问题?
姜维:成本是最根本的问题。钢结构建筑与传统建筑对比,如果成本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市场推广就很难实现。目前,钢结构建筑依然没有成本优势,只有实现了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工业化,才能提高生产效率。而钢结构本身天然具备工业化、标准化的特性,再插上智能化、数字化的翅膀,将大幅降低成本。
应该看到,智能制造是必然发展方向,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工业化将带动行业实现质的飞跃。同时,引进自动化智能装备和高精度的加工制造装备,将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品质、缩短工期,经济性得到体现。
此外,高效能钢材应用在钢结构建筑中发挥作用使钢铁企业与钢结构企业和建筑行业深度融合的局面加快出现。
《中国冶金报社》记者:当前,我国钢结构推广应用还存在哪些阻力?
姜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标准问题。最大的障碍还是标准不统一,不仅体现在钢铁材料与建筑用钢的标准不统一,还体现在钢结构建筑标准的不统一。钢结构建筑及钢铁标准体系都要进一步统筹融合,“钢结构住宅建筑”领域、“结构设计—钢铁材料—构件加工—建设施工”全产业链对应的标准体系太多、太复杂且不统一,目前还没有从钢铁制造到钢结构设计加工、再到钢结构建筑贯通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或联合体出现,难以形成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
二是钢结构住宅缺乏绿色全生命周期评价标准。钢结构建筑是碳排放的“优等生”,有潜力可挖,有文章可写。钢结构绿色环保、抗震,还能减少建筑垃圾,但循环使用等方面评价标准制定不足,目前尚无针对钢结构建筑绿色全生命周期的评价标准,有必要通过对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来推动全产业升级,开展钢结构建筑碳排放研究。
三是成本测算对综合成本、社会效益考虑不够。钢结构住宅和传统钢筋混泥土住宅成本的混淆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在成本评估时,往往拿一次投入进行成本比较,而忽略了综合成本和社会效益。钢结构住宅在直接成本上通过高性能钢材的推广使用来降低成本,减少大量焊接、有效缩短工期等而降低综合成本。同时,钢结构住宅由于绿色、环保、循环利用、在施工中降低垃圾产生等完全符合国家“双碳”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效益显著。
四是钢结构住宅在建筑市场意愿不强。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发展仍缓慢,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程度不高,相较传统建筑,钢结构住宅一次成本投入相对较高,存在市场投入和接受度都不高的现实问题。
五是缺乏激励性政策。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相关文件,但整体而言,政策性文件在落地时与发展目标有较大距离,地区差异也比较明显。近期,各地频繁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钢结构住宅,包括新建医院、学校等,但政策的实质性吸引力不够,导致开发、生产、施工企业推进钢结构建筑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全面推进钢结构建筑的市场环境还没有形成。
我们将结合钢结构建筑领域的新需求,进一步加强上下游产业链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共同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促进钢铁、钢结构和建筑协同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五:政策建议
《中国冶金报》记者:《意见》提出要形成多项政策建议,其中包括抓紧制定钢铁行业绿色转型一揽子计划政策建议研究并形成可讨论的意见。请问这个一揽子计划包含哪些内容?
姜维:低碳技术的进步决定未来世界钢铁的竞争态势。目前,发达国家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国家政策直接支持工业领域低碳转型的技术研发。例如美国出台的《通胀消减法案》、欧盟的《绿色协议工业计划》、日本的《2050年碳中和绿色成长战略》及韩国的《绿色新政》等,无一例外均明确提出通过政府、银行和基金等机构,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低碳技术进步,促进绿色转型,钢铁是各国重点支持领域。
近期,我国“双碳”政策密集出台,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但总体来看,工业领域低碳技术进步支持计划的顶层设计尚未出台。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处于世界低碳竞争前沿的中国钢铁低碳技术开发已全面启动,河钢、中国宝武的氢基竖炉示范项目,鞍钢流化床氢冶金中试项目等至少18家企业的53个低碳技术研发项目已启动,但与之相匹配的政策支持顶层设计尚不成体系,产能、能耗指标等一些堵点问题制约先行企业低碳技术开发。
为此,钢协组织行业专家提出了包括氢冶金、近终型、大容积电炉、CCUS等世界前沿八大低碳共性技术开发支持计划,就重点项目、共性技术组织模式和支持政策需求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并多次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进行汇报。在有关部委的支持下,产能、能耗支持等计划正在研究制定或逐步出台。下一步,钢协将细化支持方案,形成涵盖资金支持、低碳共性技术研发、绿色转型退出补偿、低碳排放钢标准和促进使用等内容的我国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一揽子计划,力争将行业专业化的政策建议转变为政府的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