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在营业部发展战略上,不同的期货公司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券商系期货公司在过去三四年间迅速完成“跑马圈地”。
6月17日消息,“公司现在每年增加两三家营业部,明后年达到30家就不再新设了。”一家有20多家营业网点的券商系期货公司老总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未来公司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大量新设营业部,而会更多地依托IB营业网点开展营销工作,对期货营业部则会加大激励力度以提升其业绩和利润。
另一家拥有十几家营业网点的传统期货公司老总则对记者说,未来5年公司会继续实施扩张战略,营业部数量要增设到30家左右。支撑这家期货公司扩张信心的基础是,他们找到了一套可复制的产业客户盈利模式,能够在营业部加以推广,因此打造完整的产业布局成为该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
期货日报记者发现,在营业部发展战略上,不同的期货公司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006年以来,伴随着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券商大举介入期货行业,期货公司营业部数量从当年的不足400家快速增至目前的1000多家。与此同时,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券商系期货公司在过去三四年间迅速完成“跑马圈地”,营业网点的发展战略由以往的“圈地”逐步转向“深耕”。
市场环境的转变及期货公司发展定位的不同,是造成当前期货公司网点战略各有侧重的重要原因。一方面,行业内激烈的手续费竞争使期货公司营业部网点的规模效应越来越不明显。在营业网点基本够用的情况下,一些期货公司开始放慢或停止扩张的脚步。一家券商系期货公司深圳营业部经理对记者说,营业部成立后不到一年,保证金就达到1000万元,并实现了盈亏平衡,去年营业部保证金规模又大幅增至1亿元以上。尽管如此,该营业部的利润也才刚过200万元。在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新设营业部要想再实现前两年的利润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去年深圳新设的5家营业部中,仅有一家公司总部迁走后留下的营业部当年实现了较多盈利,一家勉强实现微利,另外3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另一方面,在去年11月以来监管层加大力度遏制期市过度投机的背景下,期货公司尤其是具有产业服务优势的期货公司加大了抢占二、三线城市市场的步伐。成都、宁波、太原和南京等产业集中的城市成为争抢的要地,期货公司纷纷加大了这些区域产业客户开发的力度。
“全国期货公司的营业部数量还远远没有达到不再需要拓展的地步,这一点与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的发展大不相同。”一家期货公司老总认为,目前绝大多数期货公司仍保持有节奏的扩张是可以理解的。
“营业部要根据期货公司发展战略配套发展。”一家传统期货公司老总表示,各营业部根据当地条件的不同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因而会有很大的差异。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对于新设的营业网点,期货公司要给予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支持力度。对于在那些竞争已经很充分但又是必争之地的地区新设的营业部,可能一开始就要投入大量资金,出业绩则要两三年;而对于在其他地区新设的营业部,期货公司可能会采取紧缩型的策略,控制好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