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期货与珠江期货、中证期货与新华期货于去年年底合并席位后,吸收合并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据了解,吸并珠江期货后,中国国际期货将内地经营区域划分了南中国区、北中国区、东中国区,50家营业部全部归属在三大区域内。
中国国际期货与珠江期货、中证期货与新华期货于去年年底合并席位后,吸收合并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开展。2月1日中证期货发布的公告信息显示,新华期货已完成工商注销手续。据悉,原新华期货11家营业部已经全部“翻牌”成“中证期货某某营业部”,原新华期货总部所在地则正在筹建一家新营业部。记者从中国国际期货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原珠江期货旗下的所有营业部也已经完成更名工作。
两合购案完成后,中国国际期货和中证期货的营业部将分别达到50家和21家,营业网点的位置重叠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如何进行营业网点、人力与资源的整合,就成为摆在这两家期货公司高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国内期货公司实行的是公司总部管理模式,即总部下设数家营业部的扁平化管理。不过,随着营业网点的增多,一些大型期货公司在内部管理架构上产生了公司总部、区域管理总部、营业部的分级管理模式。“多家营业部在同一区域共同开发,如果每一家都独立运作,不仅很容易形成竞争关系,而且服务也难以标准化。区域管理可以优化公司内部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中国国际期货总裁陈冬华表示。
据了解,吸并珠江期货后,中国国际期货将内地经营区域划分了南中国区、北中国区、东中国区,50家营业部全部归属在三大区域内。原珠江期货的16家期货营业部中,广东省内的几家营业部归属在南中国区,其余的则归属在了其他区域。由于公司并不要求每一个营业部都大而全,各区域内部资源共享,协同作战,各家营业部都将结合自身的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
事实上,在去年未吸收合并珠江期货之前,中国国际期货就开始尝试对江浙2家营业部、深圳3家营业部、湖北3家营业部进行区域化管理,使得上述区域的业务规模和利润在去年市场调整期仍取得了大幅增长,中国国际期货在区域化管理上“初尝甜头”。吸并珠江期货后,一下子拥有了50家营业部的中国国际期货,重新进行了区域划分,自然而然地使新增营业部纳入到了区域管理模式之中。
“业务规模的扩大和营业网点的增加,对期货公司的管理能力、人员配置、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宜一味扁平化管理。预计未来,集团化、区域分公司化的管理模式会被很多大型期货公司采用。”陈冬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