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网站最新公布的期货机构名录显示,全国共有161家期货公司,1177家营业部,其中,11家期货公司仍未设立一家营业部。数据统计显示,传统系期货公司依然在数量上占据多数,而券商系期货公司在借助扩展IB业务规模时,仍具有发展空间。通过对比,传统系与券商系机构规模与盈利情况呈负相关性。
名录显示,上海、北京、深圳、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依次拥有较多规模期货机构。零营业部的11家期货公司分别是:国富期货、恒泰期货、华南期货、上海久恒期货、上海通联期货、上海普民期货、上海东亚期货、海南金海岸期货、湖南金信期货、京都期货和华鑫期货,2011年净利润合计实现-27.48万元,其中湖南金信期货、京都期货和华鑫期货分别实现净利-911.02万元、-701.18万元和-678.72万元,排名靠后。
营业部数量与盈利呈负相关
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国际期货以47家营业部成为业务规模的“先锋军”,其2010年、2011年全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0725.92万元和13288.96万元。其次江苏弘业以30家营业部数量位居第二,其2011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101.63万元和7104.58万元。
华泰长城、浙江永安和南华期货营业部数量排名居后。华泰长城共有27家营业部,其2010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8003.16万元和7475.46万元;浙江永安共有26家营业部,其2010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4760.36万元和14198.76万元;南华期货亦拥有26家营业部,其2010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232.46万元和5448.56万元。
值得注意,11家零个营业部的期货公司分别为:国富期货、恒泰期货、华南期货、上海久恒期货、上海通联期货、上海普民期货、上海东亚期货、海南金海岸期货、湖南金信、京都期货和华鑫期货。其中,京都期货、华南期货、海南金海岸期货及国富期货2010年和2011年净利润均呈现较大亏损,京都期货2010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94.55万元和-701.18万元;华南期货其2010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利润-160.76万元和-312.15万元;海南金海岸期货其2010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83.84万元和-170.49万元;国富期货2010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76.38万元和-197.12万元。
数据显示,恒泰期货及上海普民期货净利润出现增长势头。恒泰期货其2010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389.73万元和431.59。上海普民期货其2010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06.76万元和12.43万元。仅华鑫期货净利润出现下滑,其2010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1.92万元和-678.72万元。
而上海东亚期货及上海通联期货均净利润均出现较高收益。其中上海东亚期货2010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185.46万元和2392.90万元;上海通联期货其2010年及2011年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82.35万元和362.56万元。
传统型营业部数量占多数
从期货公司角度看,传统型期货公司依然在数量上拥有一定优势。其中,中国国际期货拥有47家营业部,占全国营业部1177家的近4%,位居期货公司营业部数量榜首。其次江苏弘业共有30家营业部,华泰长城拥有27家营业部、浙江永安和南华期货均有26家营业部尾随其后。
据悉,华泰长城拥有的27家营业部,为券商系期货公司营业部数量之最,此外广发期货拥有的24家营业部,海通期货拥有的23家营业部。光大期货、宏源期货分别拥有的16家和9家营业部。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券商系期货公司可以借助IB渠道,因此其网络并不比传统公司逊色。
在半年报中显示,华泰证券可开展期货中间介绍业务的证券营业部共80家,新获期货中间介绍业务资格的证券营业部共5家,业务覆盖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宏源证券多家证券营业部已经具备开展中间介绍业务资格。此外,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及光大证券半年报中均提及到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正处于从由量向质转变时期,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日益增加的风险管理需求,与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相对不足的主要矛盾,正在加速期货行业品种创新、业务创新、制度创新和兼并重组的进程。期货市场的创新发展和功能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介机构的发展与壮大,行业总体上将是“大鱼吃小鱼”,创新业务上将是“快鱼吃慢鱼”。从期货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兼并重组已经从收购排名靠后的“壳资源”发展到“强强联合”,并将成为期货业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