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问答期货公司
迎难而上, 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之路渐行渐宽
发布时间:2023-04-25 21:45:54| 浏览次数:

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业务推出已有三年,期货日报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今年部分风险管理公司的盈利能力较2014年出现了大幅提升。不过,风险管理公司也遇到一些发展瓶颈,比如机构间市场不成熟导致其业务发展规模受限,税收、人才等方面的一些“老问题”也仍待解决。

风险管理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今年以来,风险管理公司的队伍继续扩容。中期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22日,期货风险管理公司登记注册的企业已经达到了51家,备案的试点业务除了最初的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定价服务、基差交易四项基础业务之外,还包括做市业务、第三方风险管理等。

相比去年,今年风险管理公司的盈利模式逐步明晰,一些公司的业绩出现可喜增长。永安资本总经理刘胜喜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截至今年11月底,永安资本销售额达到23.2亿元,税后利润达到5500万元,而去年全年其销售额为9.6亿元,税后利润2020万元。“今年我们的利润整体翻番,四项基础业务都实现了盈利。”刘胜喜欣慰地告诉记者。

与永安资本一样,新湖瑞丰今年也继续实现盈利。据新湖瑞丰董事长李北新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实现盈利200多万元,“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场外期权,今年以来名义成交本金5亿多元,权利金收入超过1000万元”。另据记者了解,截至今年11月底,南华资本的场外衍生品权利金达到23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许多风险管理公司均确立了自己重点“发力”的领域。比如,南华资本的场外衍生品主要是以商品期货为标的的期货期权。“我们擅长的是黑色系列,还有部分农产品,过去股指期货期权也开展得不错,但股指期货受限之后,这项业务慢慢停了下来。目前我们的力量集中投入到了商品期权上。”南华期货副总经理朱斌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此外,永安资本专注于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定价服务、基差交易,其中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天然橡胶、塑料)、黑色系品种(焦炭、螺纹钢)、化纤品种(乙二醇、PTA)、农产品(白糖、棉花)等领域,该公司与50余家企业进行了场外期权交易,今年衍生品交易规模达到了2亿多元。

与永安资本不同,鲁证经贸则选择在基差贸易和定价服务(场外期权)领域深耕细作。“我们的场外期权业务增长迅速,今年已经达到8亿元规模,预计明年会增长200%以上,且多数业务是对产业客户开展的。”鲁证经贸总经理冯益鹏告诉记者。

虽然多数风险管理公司在“跑马圈地”,但也有部分公司正在有意地压缩业务规模。一位不愿具名的风险管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场外业务的风险对冲工具较为单一,且市场存在信用风险,部分业务他们已经不再开展。

场外期权成亮丽“风景线”

综观各风险管理公司的业务开展情况,场外期权业务是其一大亮点。其中,新湖瑞丰开拓的“期权+保险”模式具有较强特色。

“过去保险公司没有农产品价格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相应的对冲工具,我们利用期货、期权给他们做再保险,这样保险公司就能更有效地服务‘三农’。”李北新认为,未来,农产品价格险或许能够代替农产品收储政策,在此方面的探索和创新非常具有意义。

“我们已与保险公司做了三单业务,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后期我们还会继续跟进。”李北新告诉记者。

据其介绍,目前已有十多家风险管理公司开展了场外期权业务。“当前经济不景气,相关实体企业对利用金融工具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国内一些大型钢企,从原料采购到仓储,再到销售,都要利用金融工具。”李北新说,对许多实体企业来说,过去避险只能用单一的期货工具,如今推广场外衍生品,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今年7月初,螺纹钢价格超跌,走势脱离基本面,其后出现反弹迹象。当时,湖南某钢企欲“抄底”螺纹钢,而如果建立期货多单,假如期价继续下跌则可能导致爆仓,这对其来说风险较大,而利用看涨期权建仓,就没有爆仓风险。基于此,永安资本与该客户签订了场外衍生品主协议等文件,开展了场外期权业务。

当时,这家钢企客户欲购买1000吨螺纹钢美式看涨期权(1510合约)。永安资本大致匡算了期权费在每吨50—60元之间,并要求客户预先打入权利金。客户向永安资本下指令,买入螺纹钢1510看涨期权,执行价格1900元/吨,数量1000吨,在期货价格到达1900元/吨时成交,永安资本与客户签订结算单确认了本次交易。当螺纹钢期货1510合约到达2060元/吨时,客户选择行权,获取收益16万元,扣除成本后盈利10.8万元。

“产业客户是我们目前重点开发的客户。”朱斌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场外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比场内业务更加明显。生产企业如果没有充足的期货知识,在波动性大、流动性强的期货市场上操作,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场外市场更加个性化,它可以跟企业的生产周期完全合拍,只是很多企业对于场外期权还处于认识的过程中,一旦他们认识充分了,场外业务会发展得很快。”朱斌说,目前整个期货行业都看到了场外期权业务的发展前景,这也是南华期货愿意在此业务上继续投入的一个重要考量。

在李北新看来,对于期货公司的转型升级,场外业务将会助一臂之力,“期货公司过去的竞争主要在期货代理交易手续费上,而场外期权是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开展这一业务后,期货公司间的竞争就转变为个性化服务的竞争,这相当于一种转型升级”。

据了解,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会通过境外投行进行价格避险,风险管理公司业务的探索,有望引领一些期货公司逐渐向投行转变。

机构间市场应尽快完善

虽然各家风险管理公司基本都看好场外业务,但目前只有个别公司的场外业务规模较大。“目前场外市场发展最大的障碍在于机构间市场不完善。”冯益鹏对记者说。

多家风险管理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反映,目前风险管理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仍比较有限,有时候一笔单子的规模就超过了一家风险管理公司的承受范围,这就需要建立机构间市场来共同分担。“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鲁证经贸等几家企业为核心的机构间场外业务市场,今年我们主动向机构间市场分割了一定量的场外业务单。”冯益鹏说。

但这还远远不够。冯益鹏建议,证券期货监管部门可以联合银行等机构的监管部门,引导和促进机构间市场建设。事实上,除了鲁证经贸之外,其他受访的风险管理公司也均希望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机构间市场。

“目前场外业务是一片‘蓝海’,需要各家机构共同推动,这样才能把‘蛋糕’做大。”朱斌表示,场外业务规模能否壮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完善的机构间市场,“我们希望这样的平台尽快建立完善,各家机构就可以通过其直接进行买卖对冲,这样就可以降低场外期权报价价差,从而大幅降低企业参与场外期权业务的成本”。

据了解,为降低场外期权报价价差,目前部分风险管理公司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目前新湖瑞丰、南华资本以及鲁证经贸均已建立了自己的场外期权报价平台。目前,新湖瑞丰已经将自身的场外期权报价连接到Wind资讯场外期权报价平台,凯丰投资近日也成为Wind资讯场外期权报价平台的首批报价单位。

“老问题”待新解

事实上,场外业务要发展壮大,还有许多“老问题”有待解决,比如税务问题就一直制约着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据了解,风险管理公司从事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大多以商品为标的,商品的现货买卖涉及增值税,而商品的场外衍生品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工具,应当涉及营业税。但是,商品衍生品在结算过程中涉及现金结算与净额结算,容易和现货贸易中的轧差结算行为混淆,且税务机关未对此作出明确的认定,导致一些风险管理公司只能以少量的衍生品业务试水。

“目前我们在向税务局解释这种差异,一些地区比如上海、深圳前海、杭州等可能会认可这种差异,但是由于相应的配套制度并没有出台,一旦成交金额大幅增加,税务部门可能就没办法解决了。”李北新告诉记者。

朱斌也表示,风险管理公司业务还处于初创阶段,相关的税务问题目前在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各公司都是和所在地的税务部门协商解决,这就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去做,市场的创新需要先驱者把路探出来。”朱斌说。

与此同时,人才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刘胜喜告诉记者,虽然目前风险管理公司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得不错,但要想扩大业务规模就必须有合适的人才。“单纯依靠期货公司内部培养人才是无法跟上业务发展速度的,还需要适当进行外部招聘。”刘胜喜说。

据介绍,目前风险管理业务人才普遍薪资要求较高,这是风险管理公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们希望协会、市场多做一些这方面的培训,培养出一批既懂金融也懂实业,既懂期货也懂现货,既懂场内也懂场外的人才队伍,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刘胜喜表示。

此外,中央清算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据了解,目前场外衍生品清算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分散清算,即一对一清算,目前风险管理公司大部分采用的是这种模式;还有一种是中央清算。

“一对一清算最大的问题是清算资金受到风险管理公司注册资本金的限制,如果一家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不够大,其清算能力就会被怀疑,而集中清算可以降低清算风险。”朱斌告诉记者。

从境外的模式来看,场外衍生品的清算最终会转为集中清算。不过,一位不便具名的风险管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风险管理公司场外衍生品交易的规模还不是很大,期货公司和风险管理公司的信誉也比较高,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事件,所以中央清算问题可以逐步解决。

 
 
 上一篇:期货公司一边提升资金实力,一边加强资本运作
 下一篇:期货公司危中寻机,积极调整布局谋求新突破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