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问答期货种类
农产品期货之“白金”之花满枝绽——棉花
发布时间:2023-04-25 20:30:22| 浏览次数:

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左河水《七绝·咏棉花》

西方来客,衣被中华

(棉花的起源、引入和发展)

棉花,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棉衣棉鞋棉布棉袄棉手套,不同年代不同品牌式样,穿在身上,却是清一色暖暖的记忆和无数的温情。虽说中国人种棉花织棉布的历史也算悠久,但棉花却非中国本土原产,是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它的原产地在阿拉伯和印度。

中国古代本土的纺织材料,主要是葛、麻、蚕丝、羊毛。最常见的御寒材料就是丝絮,有高档、低档之分。高档的是蚕丝絮,又叫“纩”;低档用的是下脚料,叫作“缊”。“缊”主要用来做绵袍,《诗经》里那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就是这种。

对于穷人来说,穿有“纩”的袍子是奢侈的,基本穿“缊”袍。填充“缊”的袍子防寒效果较差,好些名人不得志时,都为此闹出辛酸事。比如战国名家曾子当年不得志的时候就是穿“缊”袍,大冬天的撸起袖子就见胳膊肘,也因此贡献个成语:捉襟见肘!

棉花何时传入中国?以《尚书》的记载,战国年间中国南海地区的很多部落,就已经来进贡棉花了。

中国最早的没有争议的棉花传入记录,应该是汉武帝年间《后汉书》中的记载。当时海南岛的珠崖地区向汉武帝进贡了棉布。这也就说明:棉花那时早已传入了海南岛,而且连棉布技术都有了。不止海南岛有,汉代在云南哀牢和永昌地区的部族也都大规模种棉花了,那时候的棉花叫“橦华”。西晋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里就有名句:“布有橦华”。

新疆的棉花产业虽说起步比海南、云南晚,但发展得快。中国南北朝时期,在今天吐鲁番地区的高昌国已经种得红红火火。

唐朝时期,中国棉花产业快速发展起来。从中唐起,由于经济中心南移,棉花种植也就跨越边疆界限,开始在中国铺展开,当然主要还是在南方,福建、广东种得尤其多,当时的棉布,也就多了一个称呼:南货!

南宋末年,一户上海贫困人家的童养媳为逃婚躲进了海船,稀里糊涂被拉到了海南岛。这次意外出逃成就了中国棉花史上的里程碑人物:黄道婆。这位心灵手巧的女子,在海南融合了黎族先进的棉纺技术和汉民族的先进科技,30年后叶落归根回到上海老家,带回了棉纺技术和新型棉纺车。她开发的棉纺车比英国人早500多年,使中国的棉纺产业突飞猛进!上海更成了中国棉纺中心,当时有一句俗语流传天下:松江棉布,衣被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则解决了棉花的最后一个问题:产量问题。明初国策是:全国的自耕农,十亩地以下的,必须种半亩棉花;十亩地以上的,则要加倍种;种多了有奖,收成好还能免税,不种就要充军流放坐牢。以他的原话说:“如此十年,吾民贫者少矣!”在朱元璋在位末年,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都是棉花的重要产地,棉纺织品从此物美价廉,走进千家万户。从明朝中期起,棉布更成了中国的对外品牌。明末仅向菲律宾一个地区出口的棉布,每年就有一万匹以上。对那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东南亚人还有一个新称呼:棉布之路。

暖意融融一大家

(棉花的种类)

(1)按照纤维长度粗细棉花大致可分成三大类

一是粗绒棉:主要指亚洲棉和非洲棉。亚洲棉原产于印度,非洲棉原产于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粗绒棉是我国古代主要种植棉花品种,由于产量低、纤维粗短,不适合机器纺织,已趋淘汰。

二是细绒棉:主要指陆地棉,原产中美洲,所以又被称为美国陆地棉。适应性广、产量高、纤维较长、品质较好是其特点。目前世界主流种植的棉花大多属于此类,全球主要棉花期货的标的也是该品种。

郑州商品交易所一号棉花期货合约见下表。

表 郑州商品交易所一号棉花期货合约

三是长绒棉:主要指海岛棉,原产南美洲。纤维长、强度高是其特点,适合于纺高支纱。纤维细而长,品质优良,主要用于编制细的优等棉纱。目前世界主要的长绒棉有皮马棉、埃及棉、苏丹棉等。

(2)按照初加工方法棉花的分类

棉花按照颜色分类可以分为白棉、黄棉、灰棉、彩棉等,这主要是针对籽棉,采摘下来的籽棉无法直接进行纺织加工,经过初加工去除棉籽后就成为皮棉。按初加工方法不同,棉花可分为锯齿棉和皮辊棉。

一是锯齿棉:采用锯齿轧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被称为锯齿棉。锯齿棉含杂、含短绒少,纤维长度较整齐,产量高。但纤维长度偏短,轧工疵点多,细绒棉大都采用锯齿轧棉。

二是皮辊棉:采用皮辊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被称为皮辊棉。皮辊棉含杂、含短绒多,纤维长度整齐度差,产量低,有黄根。但纤维长度操作小,轧工疵点少。皮辊棉适宜长绒棉、低级棉等。

遍地开花,天山独秀

(棉花的种植分布)

中国划分为三大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8省市,曾经为中国棉花主产区,但近年来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较快,目前只剩下少量种植。

黄河流域棉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5省区,曾经为中国棉花主产区,但近年来种植面积和产量也下降较快,目前只剩下少量种植。

新疆棉区:包括新疆和河西走廊一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新疆棉花以纤维长、色泽洁白、拉力强著称,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棉区。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少雨,种植棉花条件得天独厚,近几年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很快,目前已成为我国棉花的绝对主产区。

除三大主产区外,京、津、辽、广西、云南等地也有分散种植,但其产量合计占全国棉花总产不到1%(见下表)。

表 中国棉花产量分布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春天一滴汗,秋天一树花

(棉花的生长周期)

棉花主要有以下生长周期。

(1)播种期

播种后出苗需要一定的外界影响条件,主要是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土壤等,其中决定因素是温度。棉花是喜温作物,在发芽出苗时,要求较高的温度。

在自然地温下,黄河流域棉区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如果前茬腾地及时,长江流域棉区在4月上旬就可播种;新疆棉区一般在4月15—25日播种。

棉花播种后,出苗日期主要决定于此时土壤的温度和水分,在正常情况下,黄河流域棉区出苗需10—15天,长江流域棉区需7—10天,新疆棉区需15天左右。

(2)苗期

苗期是指棉花从出苗到现蕾。黄河流域棉区一般从4月底、5月初至6月上中旬,长江流域棉区从4月下旬至6月上旬。棉花苗期为营养生长期,影响棉苗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除了温度外,如果此期间连续阴雨、水分过多、缺乏光照等,也会造成棉苗争光上窜,形成高脚细弱苗,推迟生育期,甚至会严重影响根系发育,形成烂种、烂芽及苗期病害。

(3)蕾期

棉花蕾期是指从现蕾到开花期间。一般从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棉花蕾期生长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后期抗灾能力和最终的经济产量。

由于棉花现蕾一般在6月上中旬,气温较高,此时降雨量的多少是决定现蕾多少的关键因素,此期的干旱﹑疯长或高温会严重影响棉花生育。

(4)花铃期

花铃期是指从开花至吐絮这一段时间,一般从7月上旬到8月底、9月初。在产量形成过程中,花铃期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此阶段根据其生育特性又分为初花期和盛大结铃期。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棉株对水反应敏感,如水分失调,则代谢过程受阻,导致大量蕾铃脱落,并引起早衰,严重影响棉花生育进程。

(5)吐絮期

吐絮期是指从开始吐絮到枯霜来临、生育结束的一段较长的时期。一般在8月下旬、9月初开始吐絮,持续七八十天,是棉纤维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此期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阴雨连绵加重棉花烂铃,冷秋年份使棉花贪青迟熟、纤维发育不良等。

三日不见,棉已非花

(棉花的加工和下游消费)

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了,如今的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魔术,让孩子们惊讶不已。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生意应接不暇。“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这是弹棉花工匠们对自己手艺的一种诠释,也是人们对他们的劳动最为形象的比喻。弹棉花的技术也和黄道婆有莫大关系。

现代的棉花加工分为:轧花、纺纱、坯布、印染、制衣等几个步骤。而在这个过程中,棉花的直接下游产品是棉纱。

近十年来国内棉花需求不振,2010年以后国内棉花需求相比之前处于较低水平,波动明显,增长乏力。主要原因是下游纺织服装内外需求疲弱,以及来自合成纤维等替代作用的显现。

整体来看,国内纺织服装内销及出口表现不佳为棉花下游需求带来压力。内需方面,从 2011 年起,我国纺织品、服装零售额高速增长趋势扭转,年增速逐年明显下滑,由2011年的 37.1%回落至2017年的1.36%;而自2018年开始,服装类零售额始终处于负增长,全年累计增速约为-6%。

外需方面,从2010 年开始,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出口增速开始放缓,而2015年、2016年两年均为负增长。出口需求不振一方面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纺织服装产业向人工、土地等成本更加有优势的东南亚国家迁徙,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纺织服装产业兴起引起出口替代。

在我国纺织生产中,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是棉花最主要的替代产品,其中以涤纶短纤(合成纤维)和粘胶短纤(人造纤维)为主,棉花、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合称为纺织三大原料。棉花与涤纶短纤同为棉纱最主要的原料,而粘胶短纤由棉浆粕和木浆粕加工而成,相比于棉花而言具有更好的染色性、吸湿性和舒适性。这些优势使得近几年粘胶短纤对棉花的替代性越来越强。在 2011 年棉花临时收储制度实施之后,棉花价格保持高位,使得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的替代效应逐渐明显。

棉棉皆辛苦,纯洁但并不简单

(棉花价格的影响因素)

我国棉花产业具有产量高、消费量大、进口量大、商品率高、市场参与活跃等特点,因此棉花价格波动也大。郑棉期货价格具有对上述因素反应敏感、与现货价格关联度高、波动幅度大、波动频繁、与国际市场联动性较强等特征。

2010—2011年,国内外棉花市场出现一波巨大的行情。2010年8月底至11月中上旬,棉花价格井喷式上涨,其中商品属性及投机占主导因素。国内棉花减产预期强烈,同时天气因素影响使得新年度棉花质量偏差,优质棉高价难求;国内纺织服装出口的高调复苏使得新旧年度交叉期棉花紧缺,09合约多头险遭“逼仓”。现货方面,新棉收购价格高企,市场火热。投机资金不断注入期、现两市场。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力量支撑棉花期货加速上行,于2010年11月中旬达到33600元/吨的历史高位,仅两个月涨幅就达到了90%,成为该阶段最受关注的品种。11月中旬后,棉价“理性”回归。其中宏观背景表现:国际方面欧债危机再起波澜,金融投机信心大受打压;国内CPI超4%增长,隐性通胀彻底浮出水面,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及加息等货币紧缩政策相继出台。政府针对农产品价格调控频繁,棉花、玉米、油脂类成为重点“关注”品种,棉花首当其冲,产业链各环节均遭严控。期棉价格快速回落,但由于收购价格偏高,24000元成为关键成本支撑位,棉价止跌并呈盘整格局,主力1109合约年末收盘28365元/吨,郑棉指数年末收盘28062元/吨,年涨幅68.24%,位居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年度涨幅之首。2011年2月(农历年前)棉价以迅猛之势创下了历史最高点,年后扭头一路下跌,直到9月份才止跌企稳,跌幅超过40%。资金炒作供需矛盾促使棉价严重脱离实际价值,纺织行业和终端消费无法负担如此高额的成本,棉价最终回归其真实价值。2011年全球经济出现增速下滑的趋势,民众衣着消费意愿下滑。与此同时,美棉走势类似于郑棉,但美棉对郑棉的影响力弱化,期间美棉跌幅达到50%(见下图)。

图  国内外棉花期货价格对比图

棉花现货中可用于期货交割(货)的量大(大约为80%),且交割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棉花期货价格具有与现货价格关联度高、理性程度高和可预期性强等大品种特性。

棉花产业链长、参与群体种类多、对外贸易量大等特点都决定着棉价的影响因素较多:天气变化、生长情况、供求关系、国家对棉花价格预测指导信息、金融政策、国家收放储政策、进出口政策、纺织业发展情况、播种预期(根据10月份麦播时预留面积预测)等。这些都为棉花期货价格的波动提供了题材,同时也提供了很多投资机会。

棉花期货适宜套期保值的现货企业、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参与。从1999年9月以来的棉花价格走势来看,棉花价格波动频繁且剧烈,适宜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同时棉花价格具有趋势性强、可预测性高的特点,尤其适合机构投资者进行长线投机。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收集棉花供求信息,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棉花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多,对基本面因素反应敏感,波动频繁,投资机会较多,非常适宜于中小投资者进行短线技术性操作。

 
 
 上一篇:中国再生铜产业发展现状与原料进口政策影响
 下一篇:一文了解储罐的分类与应用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