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磅“20条”发布!推动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
《措施》从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扩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20条针对性举措。
要点有1、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2、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3、提升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消费。4、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落实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5、丰富文旅消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消费。6、有条件的地区可对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予以适当补贴。7、扩大餐饮服务消费,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8、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发布一批等级旅游民宿。9、加强消费信贷用途和流向监管,推动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合理优化小额消费信贷和信用卡利率、还款期限、授信额度。10、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2、【国家统计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在扩张区间】据国家统计局7月31日消息,2023年7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5%和51.1%,均连续7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从市场预期看,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和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5.1%和59.0%,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企业信心总体稳定。
3、【新业态增长强劲 上半年规上文化企业营收近六万亿元】从国家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3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复苏势头良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数字文化产品等新业态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均衡化、数字化发展。
据对全国7.2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速比一季度快3.3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0.7%,自2021年三季度以来,首次实现营业收入单季两位数增长。分领域看,上半年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38711亿元,同比增长12.5%,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为65.2%,占比高于上年同期3.0个百分点。
—— 2 ——
市场
1、【A股:A股市场放量上涨 传媒板块全天领涨】7月31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集体收涨。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46%,报3291.04点;深证成指涨0.75%,报11183.91点;创业板指涨0.77%,报2236.67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1052亿元。两市超3600只个股上涨,北向资金净买入93.47亿元,连续5个交易日净买入。
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传媒、农林牧渔、商贸零售等板块涨幅居前,医药生物、通信、美容护理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板块中,城中村改造、预制菜、生物育种等板块涨幅居前,仿制药、疫苗、血液制品等板块跌幅居前。
2、【港股:恒指高开回落跌0.13%,科网股走低,消费电子跌幅居前】港股三大指数全线高开盘初一度涨至1.5%,但未能延续强势上涨行情,恒生科技指数最终下跌1.24%,恒指、国指分别下跌0.13%和0.28%。南下资金全日大幅净流出113.46亿港元,大市成交额为1048亿港元。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午后集体转跌,网易跌近2%,快手跌1.55%,百度、阿里巴巴、美团均有跌幅;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量连续八个季度年同比下降,手机概念股齐挫,舜宇光学发盈警大跌超13%;影视娱乐股、电力股下跌明显,半导体股、内险股、濠赌股、中资券商股纷纷走低。另一方面,海通证券指房地产总量收缩即将结束,维持行业逐步复苏判断,内房股全天表现强势,碧桂园、龙湖集团涨超3%,物管股亦普遍上涨,内银股、有色金属股多数上涨。
3、【中金所发布实施“长风计划”助力中长期资金入市】7月2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了2023年中长期资金风险管理计划,该计划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凝聚市场各方合力,提升机构投资者尤其是中长期资金参与金融期货市场质量,进一步拓展金融期货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4、【北交所做市商扩围!证监会完善规则 激发北交所交投活跃度】7月28日,北交所发布了《证券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包括北交所股票做市准入条件、规则衔接安排、监督管理等三方面内容。其中,在做市准入条件方面,证监会对北交所做市商门槛进行了下调,从净资本由100亿元调整至50亿元,连续三年分类评级为A调整至近三年中有一年为A且近一年为BB及以上。同时,新增更加符合北交所特点的两项指标,即在北交所保荐上市公司家数排名前20或最近一年新三板做市成交金额排名前20,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 3 ——
公司与产业
1、【芯海科技与英特尔签署合作项目备忘录】7月29日,英特尔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在深圳隆重揭幕。芯海科技董事长卢国建作为签约特邀嘉宾出席揭幕仪式,并代表公司携手英特尔签署双方合作项目备忘录。双方的合作旨在推动本土PC供应链的建设,促进PC产品生态创新。
2、【恒润股份拟设合资公司建立算力中心】恒润股份拟与上海六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共同出资设立六尺恒润智算(上海)有限公司,计划于上海、福州经开区、安徽芜湖、山东济宁等地合作建立算力中心,并打造长三角GPU算力中心集群。
3、【杨惠妍捐出20%碧桂园服务股权,对应价值超60亿港元】7月30日,碧桂园服务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将自己名下持有的20%(约6.75亿股)碧桂园服务股权捐赠于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用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按公告披露前最后一个交易日(7月28日)股票收盘价计算,杨惠妍此番捐赠对应价值达到64.43亿港元。
4、【央行:二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1万亿元 同比增长5.3%】2023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37万亿元,同比增长0.5%,比上年末增速低1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549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2023年二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1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年末高1.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6万亿元,同比下降0.7%,增速比上年末低1.9个百分点。
—— 4 ——
1、【瑞士央行第二季度亏损逾150亿美元】瑞士央行周一公布第二季度亏损132亿瑞郎(约合151.4亿美元),因其他央行加息令其持有的大量债券价值缩水。
该行在其持有的7420亿瑞郎外汇头寸上损失了80.8亿瑞郎,因投资者担心美联储、欧洲央行和其他央行将进一步加息,导致债券价格下跌。
瑞士央行在其持有的黄金头寸上也损失了31.4亿瑞郎,因金价下跌令其持有的1040吨黄金价值缩水。
2、【沙特第二季度GDP同比仅增1.1%】由于原油减产和油价下跌,沙特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放缓,从20国集团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变成增长最慢的国家之一。
据埃及统计总局公布的初步数据,该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相比之下,上一季度增速为3.8%,去年同期为11%。
非石油部门的经济产出增长了5.5%,这是大多数沙特人就业的领域,政府希望发展非石油部门以实现经济多元化。石油部门的经济产出下降了4.2%。
本月早些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了沙特的经济增长预期,是主要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的。该机构将沙特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9%,较此前的预测下调了1.2个百分点。
3、【大摩与高盛认为日本央行调整YCC将进一步推高日本股市】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的策略师认为,日本央行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举措将为日本股市的进一步上涨提供支持。
在日本央行上周五调整利率,允许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达到1%后,包括丹尼尔·布莱克在内的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写道,机会“现在更加清晰了”。他们补充说,日本央行“成功地增加了政策灵活性,而没有发出紧缩周期的信号”。
高盛的策略师布鲁斯·柯克(Bruce Kirk)和卡祖诺里·塔特比(Kazunori Tatebe)表示,来自日本央行的威胁似乎已经消除,投资者可能会扩大对各个行业的兴趣,同时有选择地增加大盘股的权重。他们写道:“日元企稳和公司治理改革势头的增强,可能会鼓励更多外国投资者流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