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报不断披露,部分期货公司2022年经营情况浮出水面。Wind统计显示,截至4月12日,已披露年报的32家期货公司去年净利合计为73.26亿元,有19家净利超过1亿元。中期协数据显示,2022年,全行业(150家期货公司)实现净利109.89亿元,较2021年的137.05亿元相比下降19.8%。
北京某期货公司高管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导致去年全行业净利下滑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全年市场成交下降是主要原因,此外,海外市场基本面风险也传导至境内,导致期货公司部分海外业务发展受阻。
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以单边计算,2022年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为534.93万亿元,同比下降8%。其中,商品期货累计成交额为401.9万亿元,同比下降13.2%;不过,金融期货累计成交13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2.6%。
150家期货公司去年经纪业务收入233.75亿元,同比下降25.79%;交易咨询业务收入1.15亿元,同比下降34.66%;资产管理业务收入9.95亿元,同比下降18.04%;风险管理业务收入2413.81亿元,同比下降8.17%。
另据已披露年报的32家期货公司数据,有19家净利超过1亿元,跻身“亿元俱乐部”。具体来看,中信期货、国泰君安、银河期货、东证期货和中信建投期货5家公司,去年净利均在5亿元以上。其中,中信期货更是以9.7亿元的净利夺得暂时第一;招商期货、光大期货、申银万国期货、华泰期货、瑞达期货和浙商期货等14家,净利均在1亿元至5亿元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部分期货公司去年净利有所下滑,但从全行业客户权益变动来看,依然呈现走高态势。中期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度,全市场管理规模为1.18万亿元,到2022年年底增至近1.7万亿元,净资产1841.65亿元,资本实力持续增强。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去年全市场管理规模仍以增长态势呈现,这与期货新品种数量增加和其他业务规模提升存在直接关系。去年监管部门进一步推进期货市场的品种创新和制度创新,持续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一方面,期货产品体系扩充速度加快,全年共上市新品种16个,其中包括工业硅期货和期权、菜籽油和花生期权等;另一方面,《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实施,国内4家商品交易所宣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可以参与相关期货、期权合约交易等,为市场提供更多增量资金。
此外,去年风险管理业务规模也有所扩容。例如,场外衍生品业务新增名义本金突破2万亿元,这为场内市场规模增长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