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国内复苏趋势不变,但斜率有所放缓。在市场资金面宽松、风险偏好下行、“资产荒”暂未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国债期货整体表现相对强势。不过,5月末开始,市场对稳增长政策加码的预期升温,债市波动幅度加大。截至6月7日收盘,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01%、5年期主力合约涨0.04%、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9%、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2%。
经济复苏斜率放缓
5月制造业PMI录得48.8,连续第2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主要分项指标均有下行。其中,制造业生产指数录得49.6,较4月回落0.6个百分点,重回收缩区间,显示出随着新订单数量的减少,需求端的疲弱正在向上反馈至生产端。新出口订单指数录得47.2,较4月回落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外需不确定性较大。
5月官方非制造业PMI录得54.5,维持相对较高的景气度,但扩张动能边际减弱。当月建筑业、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均录得49.5,分别较4月回落4.0、6.9个百分点,同样重回收缩区间。
货币活化程度偏低
在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后,4月国内信贷社融数据超季节性回落。结构上,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量仍处于近年来的相对高点,而居民户信贷需求不佳是主要拖累项,4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1156亿元。除了购房意愿较低外,在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居民提前还贷现象的持续也压低了新增中长期信贷的规模。进入5月,高频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小阳春”并未出现,对信贷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票据利率也进一步回落,指向当月信贷投放情况可能不乐观。
实体部门预期偏弱还体现在存款定期化趋势上。当前M2和M1剪刀差处于近年来的相对高点,货币活化程度偏低,流通速度放缓,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与此同时,M2和社融的剪刀差也维持在相对高点,货币供给大于融资需求,大量资金淤积在金融体系内部,机构“资产荒”问题有待解决,上述因素利多债市。
市场流动性好于预期
5月以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整体均衡偏松,且波动较前期有所下降,税期和月末季节性因素的影响相对有限。除月末外,DR007运行中枢处在1.8%附近。此外,6月初,1年期股份制银行存单利率继续走低,跌破2.4%关口。从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的信号看,“缩减原则”下,央行短期对调降政策利率的态度偏谨慎。不过,5月央行MLF续作小幅净投放25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强”的情况下,体现出其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短期资金面有望维持宽松局面。
稳增长加码预期增强
国内经济复苏斜率放缓、信贷需求偏弱、流动性宽松为债市提供了偏友好的环境。但是,市场对稳增长政策加码发力的呼声越来越高,待政策落地,势必促进终端需求的释放。在此情况下,投资者需要对政策面的边际变化保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