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期货人物
林乐耕:国内私募证券第一人
发布时间:2022-02-21 15:14:32| 浏览次数:

1990年前,中国股市一片混沌。不过,江湖毕竟是江湖,就算是再混沌的时代,也有卧虎藏龙的高手。

当时,股票在公众眼中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毕竟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距离上海滩股票交易所歇业也已有30多年的时间。

私募江湖上的第一个高手,最早出没的地点是深圳。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传说在1988年的某一天,深圳证券交易所走进来一位穿戴平常的老人,大约70岁上下,个子不高,但眉宇间透露着一股非凡之气。
老人径直走向柜台,递上一张买单。那头的柜台小姐扫了单子一眼,很快就疑惑起来。单子上填的是深发展,然而,深发展的交易现价是每股80元,这位老人居然填了120元。就算求之心切,提升一下价位,85元、90元绝对足够。


老人仿佛看出了柜台小姐的疑惑,态度坚定、掷地有声地说:“就这个价,给我拿2万股。”
之后,老人从深圳消失了。这个轰动性的传闻随即传遍整个深圳:“一个大户120元买了2万股深发展,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


第二天,深发展股价一开盘就暴涨。
1990年刚开春,就在深发展股票拆细前,当它的股价涨至180元时,那位神秘的老人又出现了。他这次是卖出了2万股,竟然挂的是比市价低22元的158元。


第二天,随着这位老人的传闻再次兴起,股价应声暴跌。
这位老人的两次操作被后来人称作“天下第一庄”,也是有据可查的沪深股市上的第一次“坐庄”。其实,在深发展股票发行时,老人早已 将货吃足,算是打好了“底仓”,当股价到了80元时,他高价买入2万股,股票一下子放量,股价自然凶猛飙升。当股价攀上180元高点后,他开始慢慢撤退, 他卖出2万股的那天,正好全部清仓离场,算是满载而归。


好事者们纷纷打听,才知道这位老先生并非等闲之辈,他的大名叫林乐耕,在民国时期曾当过“红马甲”——旧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老经纪人。1990年时,他已68岁。

旧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早叫做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是在1919年2月由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改组而来的,至今仍可在汉口路(原名为三马 路)一栋8层建筑脚下看到一块原址纪念石碑。有意思的是,石碑上还刻着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的名字,他当时做的是理事,排在他名字前面的常务理事尹韵笙 正是林乐耕的舅舅。尹韵笙的身份给林乐耕进入证券业创造了条件。林乐耕16岁就从乡下来到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做练习生,当时还是用毛笔写行情。成年之后的 林乐耕成了华商证券交易所的017号经纪人。到20岁时,林乐耕攒了点钱,就自己开了间叫做“乐茂”的证券号,做期货对敲交易。

当年,林乐耕都在一个证券行里开户,租十几个写字间,装很多电话,光雇的人就有100多个。一个价格买进,一个价格卖出,做对敲, 想把股票提高到什么价位就什么价位,兴风作浪呼风唤雨,每天可进账10根大条子。有时候,“红马甲”还要“抬轿子”。诸如一个老板想把一只股票从5元抬到 6元,但一个人抬不起来,就给“红马甲”一点好处——一般就是将股票的现价先折算给“红马甲”一部分,让他们能先赚一点钱,以便一起拉抬。当年的林乐耕就 是这样的老板。

林乐耕还亲历过金圆券泄密大案。1948年蒋介石为继续发动内战,决定在全国进行币制改革,明令实行金圆券币制。没想到国民党政府 后院起火,上海《大公报》一篇《币制改革的事前迹象》的文章称早就有人提前获悉币制改革的核心机密。蒋介石长子蒋经国受命亲临督阵,以上海237家金融股 市交易所为突破口,兵分八路前往检查,俗称“打老虎”。


当时是190号经纪人的林乐耕就因查出有场外交易行为浮出水面。纪录显示,他在8月11日和12日两天,买进237号经纪人杜维屏的永纱股票1600万股。


警察迅速拘捕了林乐耕。此时,林乐耕一直是市场上的做多老手,正为政府公布币改方案后股票大跳水而不爽,被捕之后交代了他听到的一 条市场传闻:有从南京来沪的某要员将证券交易所要停业的消息告诉了杜维屏、盛开颐、潘序伦三人,于是杜维屏等人纷纷抛空。而这个杜维屏正是蒋介石起家时的 旧友、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的二公子。


1948年9月15日,国民党政府在上海公审此案,因涉及内幕的人员太多,所以仅对几名核心当事人处以公法,当时还是章士钊大律师特来辩护的,一场轰动全国的财政部币改泄密大案就这样结束了。林乐耕幸运地被无罪释放。

之后上海解放,陈毅部下宋时轮在1949年6月10日指挥解放军包围了上海证券大楼,抓了238人,封掉了证券交易所。林乐耕正好不在所里,侥幸逃脱。


可以说,林乐耕在证券界浸染了半个多世纪,几经沉浮,对资本市场的很多规则烂熟于心。这样的资本高手,在获悉新中国发行股票后,自然忍不住跃跃欲试。


兴许,林乐耕算得上是新中国证券历史上的首批私募,尽管那时还没有私募这个概念。不过,此人在市场上的辈分极高,毕竟像这样亲身经历过证券第一线的“活化石”在当时已经不多了。


领航者期货网文章尾部.jpg

 
 
 上一篇:黄毅雄:从20万到200亿,辍学打工仔的期货逆袭之路
 下一篇:“农民哲学家”傅海棠:从5万到10亿的期货投资经历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