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偏暖的消息面带动市场逐步消化海内外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高景气度热门板块均出现了上涨。在流动性宽松与政策发力下,期指录得不俗表现。
美联储此前的会议纪要影响全球风险偏好,流动性收紧预期压力增强,但近期美联储官员对于缩减政策的态度出现一定变化。8月19日,美联储公布7月议息会议纪要,这是美联储首次明确讨论了缩减资产购买计划(TAPER)。从当前形势来看,虽然美联储已经开始讨论TAPER,但是就具体缩表时间仍未达成一致。目前全球经济前景仍存隐忧,全球日新增冠肺炎病例数维持高位,经济数据方面,美国8月Markit制造业PMI指数回落2.2个百分点至61.2%,同时欧元区8月制造业PMI指数亦回落1.3个百分点至61.5%,随着供给能力不断回升,经济环比改善力度的趋势性弱化不可避免。如果德尔塔病毒的传播确实减缓了经济的增长,美联储重要官员表示对于货币政策的路径持开放态度。
鲍威尔将于8月27日就经济前景在全球央行年会发表讲话,市场预期尽管美联储将不可避免地宣布缩减QE,但速度会非常缓慢,而且不会出现类似2013年那样的“缩减恐慌”。权益市场做出积极回应,美债收益率下跌,美股频繁创下新高,美元下挫。总体上看,海外的环境依旧复杂,8月27日前也不宜对市场反应过度解读,市场已经对缩减QE做好较充分准备,但需要等待进一步的经济数据以确定最后时间。
就国内环境而言,政策对于稳增长的关注持续提升,央行在“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上指出,“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仍需努力”。经济体面临复苏不均衡和不牢固的问题,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宏观政策要延续“稳中求进”总基调,新增的表述是“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得到增强。
此外,近期中美经贸磋商上取得不错进展,美国在汽车芯片等行业与关税问题上的态度有所松动。受此乐观情绪感染,港股率先反弹,海外芯片个股也出现不错涨幅。总体上,近期偏暖的消息面带动市场逐步消化海内外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市场人气迅速恢复。后续要关注的是宽松政策的预期改善,如果宽松有所提升,那么指数仍有继续走高的趋势和基础。一旦宽松预期迟迟不能兑现,那么指数继续保持轮动以及风格转换或是常态。
经过消息面发酵后,指数迅速修复前期跌幅。经历2月中旬以来的下跌之后,市场牛市格局也有望发生较大变化,牛市依然没有结束,但已经进入牛市后期,整体性机会并不明显,注意整体性风险的同时,可适当博弈结构性机会。期指来看,期货价格弱于现货,近月贴水扩大,当月持仓同步流出,期货端表现出一定畏高情绪。中短期,市场快速修复后,IC/IH比价前期大幅走高,短期比价有调整的需求,市场风格趋于均衡,短期投资者建议减多IC。中长期,科技股当前景气度高企,分化之后仍有反复,业绩提振下,优质标的仍可考虑低吸,中长期多IC空IH组合依然可以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