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品种评论
债市维持箱体运行
发布时间:2023-06-08 19:59:37| 浏览次数:

10月债市经历了两次深跌,随后情绪逐渐修复。自国庆假期结束,10月8日和11日两天大跌超0.8元,10月15日,央行召开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打消了市场的降准预期,对货币收紧的预期带动债市第二次大跌。随后,债市开始超跌后的修复。当前债市在经济悲观预期的加持下延续回暖,但后续“滞”和“胀”谁会更胜一筹呢?

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PMI收为49.2%,环比少增0.4pct,持续两月低于荣枯线,景气度明显偏弱。生产端比需求端下滑更多,说明10月生产有一部分是受供给侧影响,主要是能耗双控政策下企业限产限电使得生产减缓。基础原材料行业PMI继续下行至47.2%,钢铁行业PMI降至38.3%,说明能耗双控对于经济的影响还在持续。另外,内需继续偏弱,外需短期较强,整体经济景气度继续下滑。价格方面,原材料购进价格PMI指数环比上升8.6pct至72.1%,带动出厂价格环比上升4.7pct至61.1%,企业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目前来看,生产和订单指数持续回落,价格指数继续走升,滞胀格局更加深化。供给、需求两端均有制约,经济暂时很难看到改善迹象。一方面,考虑到要完成全年碳排放目标,能耗双控对于供给端的制约大概率延续。另一方面,内需偏弱格局很难转变。近期疫情再起继续制约短期消费回暖。此外,缺芯问题也会制约汽车消费复苏。

4日凌晨,美联储公布11月议息决议,如期开启Taper,暂定每月减少150亿美元资产购买,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鸽派发言安抚市场,称Taper不意味着加息。实际上,Taper只是降低扩表速度,而不是缩表,不代表美联储宽松立场的结束。缩表和加息才是收紧货币,缩减购债规模只能算是宽松幅度的减弱,货币逐渐回归正常化。此前市场已经预期到美联储会在11月开启Taper,10年期美债利率也自8月初1.13%的低位升至10月底1.7%,已经把Taper的利空提前消化,因此Taper落地美债反应平淡。加上美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弱未来的通胀压力,从这个路径上对于美债反而是利多。此外,由于欧洲经济复苏较慢,欧元区的国债收益率整体非常低,德债仍保持负利率,目前美债收益率保持在1.6%附近,因此美债对外资吸引力较强,也会制约美债大幅上行。

总体来看,美债收益率后续上行压力并不大,对于国内债市的利空有限。从中美货币政策角度来看,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大幅放水,自然也没必要转向收紧,当前国内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以稳为主”,货币的核心取向仍在于国内“滞”和“胀”的取舍。

我们认为,短期看通胀,长期看经济,在“胀”的压力缓解之前,债市没有大机会;在通胀缓解后,流动性宽松可期。预计四季度债市区间振荡,若无意外,明年上半年将迎来机会。

 
 
 上一篇:沥青区间振荡为主
 下一篇:分析人士:期指中期并不悲观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