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品种评论
股指政策底显现 重塑市场信心
发布时间:2023-06-08 19:03:25| 浏览次数:

因外部突发事件引发的恐慌情绪将显著缓解,市场风险偏好将逐步回归理性,但在更明确的政策信号出台前,股指短期超跌修复后大概率振荡蓄势。

近两周,上证综指单边下跌,一度逼近3000点,其间北向和两融资金合计净流出超千亿元,市场恐慌情绪隐现。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显著提振市场信心,上证综指已自低点快速反弹。

从宏观边际变量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在消减,市场分析逻辑将回归常态。俄乌战争引发的欧美制裁范围扩大化,以及5家中概股被列为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暂定名单,衍生了中美金融关系可能硬脱钩的恐慌情绪,令中概股、港股、A股脱离基本面过度反应共振下行。但事实上,5家中概股被列入临时清单后,并不会被要求立即退市,只有连续三年未满足条件,才可能被要求从美国退市;同时,国务院金融委也表示,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已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因此,短期而言,中美金融硬脱钩的风险并不存在,市场情绪将回归理性。

与俄乌及中概股的突发性不同,美联储加息25BP则在市场预期范围内,相比上次声明,本次美联储紧缩基调更鹰派,但与市场此前基准预期相符,即年内共加息7次,5月开始缩表,并未出现超预期的紧缩倾向,俄乌局势则取代疫情成为新的经济和通胀关注变量。美联储紧缩计划未超预期,对国内短期市场情绪影响中性,但因中美10债利差已低至63BP,或令国内降息空间受限,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贬值压力,不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持续修复。

边际上,外部因素趋于可控,国内因素则喜忧参半。较正面的因素是5.5%左右的GDP年度目标增速高于预期,同时已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显著超预期,基建增速如期高速增长至8.6%,是稳增长的可靠支点。但消费和地产的前景预期较不稳定,虽然1—2月消费增速升至6.7%,但其修复弹性与疫情高度相关。3月至今,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来袭,各地防疫的“动态清零”和经济压力全面升级,预计3月消费增速将显著走弱。另外,1—2月房地产投资增速维持正增长,但销售、新开工等领先指标全面显著负增长,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更是首次出现负增长,作为历次稳增长主力,居民杠杆率已从2008年的18%升至62%,继续加杠杆空间已有限。因此,与以往不同,本轮地产维稳重在托底,增强市场信心。

从市场预期看,此前“基建+地产”的稳增长路径明确可预测,但本轮稳增长除基建外,还需要绿色和数据经济、创新和科技等领域的投资聚沙成塔,以对冲地产投资的低迷,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市场对此尚未形成一致预期,仍在观察期。边际上,16日国务院金融委表示,要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预计后期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出台,如此将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总体上,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和一行两会定调后,股指政策底显现。因外部突发事件引发的恐慌情绪将显著缓解,市场风险偏好将逐步回归理性,但在更明确的政策信号出台前,股指短期超跌修复后大概率振荡蓄势。

 
 
 上一篇:期债重新陷入多空胶着状态
 下一篇:苯乙烯弱势整理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