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问答期货品种
钢材: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发布时间:2023-06-01 18:54:21| 浏览次数:

近两年来,在疫情冲击、政策导向、地缘动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以及社会格局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大宗商品价格发生了剧烈波动。钢铁工业同样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方面,“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是我国钢铁行业在“供给侧改革”后将经历的又一重要变革,“双碳目标”下钢铁产业链从生产到消费终端均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危机则来自于我国经济转型下对房地产以及传统基建的依赖度降低,直接对钢材需求形成剧烈的负面冲击。钢铁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型产业之一,对保障社会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基石地位不会动摇;但不可避免的,行业格局与定位均将迈入新的篇章。

01

2022年 - 行情回顾

回顾过去的12个月,2022年依然是宏观大年。疫情扩散、地缘冲突以及美联储收紧等宏观事件持续地冲击着市场,也左右着大宗商品市场的起伏。商品价格继承了2020年与2021年的高波动率,仅以钢材为例:螺纹钢指数价格波动振幅超过50%。

假如以驱动逻辑的变化作为划分,在2022年至今的11个月间,钢材价格的波动可以被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段是从2021年末起始至2022年4月结束的,在“央行保交楼”和“经济增速5.5%”双重政策背书下,由“强预期”引动的上涨行情。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一方面,“保交楼”为房地产信用风险出清划出了底线,由政府托底保证系统性风险不会由房地产企业直接溢出到居民部门。亦即,信用风险暂时可控。另一方面,提出“经济增速目标5.5%”则让市场对2022年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在我国历史上社会融资增长普遍由房地产融资需求引动,且先行于经济),以及其背后隐含的楼市放松的可能性,产生了预期。综上,市场情绪在2021年末转向乐观,并驱动螺纹钢指数产生了一段由3900点至5100点的上涨行情,上涨幅度超过30%。

钢材在2022年中的第二段行情起始于4-5月,是由“预期修复”驱动的下跌行情。虽然市场在2021年末对我国2022年的经济增速以及钢材需求给出了较好的预期,但现实却并未兑现。上半年深圳、上海先后因疫情扩散进入静默是导致消费与投资增长不及预期的主要因素。此外,钢铁行业景气度受房屋销售以及新开工数据拖累而持续低迷,1-5月钢材的供给和表观消费均大幅弱于历史同期水平。概括而言,钢材一季度的上涨行情是在现实与预期的矛盾中发展出来的。现实与预期的对立逐渐发展并尖锐直至预期被现实证伪。最终在交割月临近的压力下,交易逻辑转向现实并驱动螺纹钢指数由5100点下跌至4100点(本阶段结束时间约在6月下旬),下跌幅度约在20%左右。钢材价格在经过4-6月间的下跌后,回归至2021年末附近。因此判断“乐观预期”与“预期修复”这对相互对立的逻辑线路基本交易完成,价格已回归至平衡点。

钢材在2022年发生的第三段行情是7月初由“悲观预期”驱动的下跌以及随后的“V型”反弹。2021年末市场中对于“经济增速5.5%”以及“房地产行业景气度短期见底”的一致性预期在2022年前半年出现了颠覆性的扭转。7月1日-15日间钢材价格的下跌可以被理解为预期扭转后的“矫枉过正”,驱动力是市场悲观情绪发酵以及“悲观预期”短暂的不可证伪性。论据是在7月16日的全国6月宏观经济数据发布且略超预期后,钢材价格快速反弹并基本收复了所有跌幅。且行情发生过程中,钢材本身的供需关系基本维持环比平稳,并未出现显著变化。在7月初起始至8月中旬结束的,由“情绪驱动”的行情中,螺纹钢指数由4100点下跌至3500点,其后又迅速反弹至4100点附近,行情振幅约20%。

在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持续萎靡并且钢材本身供需矛盾并不尖锐的情况下,钢厂利润快速下滑至亏损附近,钢材的盘面逻辑在9月中旬转向“成本驱动”。可以观察到在9月中至11月底的行情中,钢材期货与铁矿石期货的波动方向基本一致,且幅度小于铁矿石期货。“成本驱动”本质上是钢材自身供需矛盾在与炉料供需矛盾的尖锐对立中失败所导致的,因而钢材自身的供需无法继续主导自身价格波动,导致钢材盘面主导逻辑由炉料决定。在第四段行情中,螺纹钢指数由3850点下跌至3350点后又反弹至3750点附近,行情振幅约15%。

总体而言,2022年钢铁产业受房地产行业拖累所以景气度较差,棒、线材需求大幅低于历史同期,钢厂利润也在年中持续下降,导致钢材价格的主旋律以下跌为主。

02

2023年 – 情景假设

1

铁元素

截止至2022年9月30日数据,我国累计进口约8.22亿吨铁矿石,自产约7.32亿吨铁矿石原矿量,合计铁元素约6.70亿吨。假如线性外推,我国2022年全年铁元素供给预估为8.93亿吨,同比下降2%。截止至2022年9月30日数据,我国生铁累计产量约为6.56亿吨,预估全年产量约为8.75亿吨,同比上涨0.7%。全年维度看铁元素供需紧平衡。废钢铁循环再利用方面,截止至10月31日数据,我国全年废钢添加量约为1.34亿吨,折算废钢添加比为18.4%,较去年同期添加量下降约7%,添加比下降1%。预估全年废钢添加量约1.6亿吨,同比下降约2.5%,并未偏离历史平均区间。

目前预期2023年铁元素供应相较2022年更加宽松。主要由于:1)四大矿山发货量目前不及财务报告指引,在2023H1存在补发的概率;2)受疫情影响2022年废钢到货量偏低,预期在23年得到改善;3)“基石计划”稳步推进,国内矿产量、废钢消耗量和海外权益矿产量均预期持续提高。综上,保守预估2023年铁元素供应至少将与2022年基本持平。

2

粗钢

截止至2022年10月31日数据,我国粗钢产量约为8.61亿吨,同比下降1.9%。若线性外推,则预估全年粗钢产量约为10.32亿吨,与2021年基本持平。在乌克兰问题带来的能源压力下,欧洲诸国相继放弃“双碳目标”,极大缓解了近年我国在碳排放方面承担的国际压力。在各方面因素影响下,钢铁行业的产量限制出现了一定的放松。虽然我国发展改革委在2022年4月19日发布的《2022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中提出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巩固好粗钢产量压减成果”,但具体产量压减目标并未公开,“粗钢产量同比平控”也未被广泛提起。但放松不等于放开。根据二十大精神指导,我国将继续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碳中和碳达峰”依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因此,对我国2023年粗钢产量目标的推测为“同比压减”,预估为10亿吨左右。假设废钢添加比按历史5年平均的20%计算,则铁元素需求约为8.33-8.53亿吨,因此预期2023年铁元素供应不存在系统性的缺口。

3

经济

二十大后,我国在经济发展方向上更加坚定地选择了重质超越重量,但质与量双重发展的对立与统一却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主旋律。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纲领下,虽然预期中央会逐渐淡化GDP增速目标,但却不会放任经济失速。目前IMF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为4.6%,是相对公允的。而从经济目标倒推产业增速:在预期明年海外宏观需求走弱拖累出口的场景下,内需和投资的重要性将被放大。其中内需的复苏对疫情形势变化的依存度较高。由此可延伸出两个场景假设:

场景1)假设疫情形势基本不变导致消费者信心持续萎靡。则投资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匹配经济增速目标,因此预期投资增速将继续上台阶,而房地产相关政策也会出现放松。

场景2)假设疫情形势趋于放缓,我国消费潜力得以释放。则经济增长对投资拉动的依赖降低,而社会对房地产继续下行的容忍度也会提高。

截至2022年11月25日数据,近2周以来全国每日新增阳性持续高于一万人次/日,疫情形势逐步向场景1滑落。但场景1和场景2本质上是事态发展的一体两面,存在相互转换的可能性。因此不能过于武断的做出判定。

4

房地产

钢材下游消费结构中建筑用钢占比约30%,因此房屋新开工面积是钢材的前瞻性指标。受疫情以及政策导向影响,2022年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截止至2022年10月数据,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值约为103721万平方米,预期全年新开工124466万平方米,同比下滑约37.5%。单月数据方面,2022年10月新开工面积约为12352万平方米,基本退回了2010年Q1附近水平。

我们认为2023年房地产新开工数据可能走出单月前低后高,全年累计与2022年基本持平的路径。虽然“金融十六条”出台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些微松绑,但政策发力方向明显更侧重于销售与竣工端。叠加本轮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尚未完全出清、企业拿地意愿依然较低等因素,目前认为本次地产周期中从需求复苏向开工端的传导会较以往相对迟滞。因此判断房屋新开工的单月数据暂时未见底部,很有可能在2023年上半年回归2009年的平均水平(约为9000万平方米左右),较目前依然存在约25%的下降空间。而下半年新开工则可能有所企稳,并在低基数效应下增速同比出现修复。

总体而言,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限购政策、首付款比例以及指导价位等政策桎梏大幅放开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预期房地产2023年全年累计增长约在-10%左右。

5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固定投资钢材消费占比约20%,在历史上与经济逆周期性明显。为实现宏观经济平稳过渡,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做出了重大贡献。截止至10月数据基建固定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约8.7%,显著高于2018-2021年不到3%的平均水平。在预估2023年经济增速4.6%的场景下,判断基建投资将在今年基础上继续发力。但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近年来持续膨胀的宏观杠杆率可能会为财政政策的实施带来制约。虽然横向对比,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在发达国家中并不算高,但我国全部门杠杆率却处于较高水准(地方政府发行的城投债券被划归企业部门)。在土地财政受房地产拖累难以为继的当下,政府部门杠杆率继续上升会增加偿债难度,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因此,预期由基建带来的边际增长可能难以大幅增加。

综上,给予2023年基建投资8-12%左右的增速预期。

汽车

根据统计局数据,截止至2022年10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量约2266.8万辆,同比增长8.7.%;累计销量约2197万辆,同比增长4.9%。其中,新能源车累计产量559万辆,同比增长107%。目前新能源车产量基数正在逐渐追平燃油轿车,假设明年依然能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仅新能源车本身便能带来大约250万辆的新增用钢需求(风险是2023年电动汽车购置税免征优惠将被取消,存在冲击电动车需求的可能性)。假设燃油机轿车增长归零,SUV产量增速下滑至5%(历史5年平均),预期2023年汽车用钢需求增长率在11%左右。

7

制造业

2022年我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数据基本在10%左右浮动。预期明年增速出现下滑。首先,在海外宏观需求预期较差的情况下,由出口拉动的制造业企业将在明年面临需求减弱以及利润下降。此外,2022年下半年经济走弱,新订单PMI在6月后连续4个月低于荣枯线,表明企业对未来信心明显不足,同样会对明年投资增速形成掣肘。综上,2023年制造业产能扩张的空间将显著减少,但考虑制造业是顺周期行业,因此给予5-8%的增长预期。

03

2023年展望 – 中流击水

根据上述情景推衍,预估2023年螺纹钢全年产量为1.6亿吨(同比上涨9.4%,但按螺纹/粗钢产量比仍小于历史5年平均),消费量1.42亿吨(同比下跌3%),存在大约1830万吨的需求缺口。2023年热轧卷板全年预估产量1.61亿吨(同比持平),消费量1.62亿吨(同比上涨4.5%),存在大约150万吨的供应缺口,但相较全年基数来说并不显著。

整体而言,预期2023年钢材供应相对宽松,炉料供应以及钢厂生产两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瓶颈。虽然对全年粗钢产量的判断是同比压减约3000万吨,但仅螺纹的需求下滑便能对该部分压减形成有效对冲,因此认为并不形成供应压力。需要注意的是,产能的冗余并不代表产量的过剩,在下游需求较差的情况下钢厂存在停产或进行品种间调剂的可能性。因此全年螺纹需求缺口的总量矛盾,存在被转化为结构性矛盾的可能性。需求方面,预期2023年是钢材消费显露韧性的一年。在地产刚性需求支撑下判断螺纹钢消费全年基本平稳,虽然暂时无法扭转颓势但并不会像2022年一样出现双位数的下滑。板材方面则由新兴产业的撑起全年需求,以对冲预期中海外宏观需求下行带来的用钢需求衰减。综上,判断明年钢材价格可能以宽幅震荡为主。

在当下的时局中,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在经受考验,我国更是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疫情的扩散、乌克兰问题、中美的竞争、人口结构的变迁、经济转型阵痛、房地产企业债务隐患等问题时刻影响着我国经济前景。而钢铁行业在过去两年间同样经历了大起大落。但是,我们认为钢材供需基本面已经暂时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目前韧性已显,预期在2023年将继续为我国经济稳定做出贡献,恰似“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上一篇:棉花:烟涛微茫信难求
 下一篇:纸浆:美国罢工短痛或变长痛,国内消费者需时间重拾信心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