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禾网注:嘉宾回答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不代表七禾网的观点及推荐。金融投资风险丛生,愿七禾网用户理性谨慎。

雷百亮:1993年进入市场,拥有32年投资经验,经历了5轮熊牛转换,多次在国内实盘大赛中获奖。第十四届蓝海密剑“上将 ”“大校”等衔级。第十五届蓝海密剑 “五星上将”等头衔;

精彩观点
股市对投资者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对行业兴衰的理解也在提高;要求对新的知识迅速吸收和理解,并及时做出取舍。
商品市场对某些品种的预期化管理要求的能力也越来越高。
承
认大多数行情我们看不懂,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行情,守好株逮到兔(守株待兔)。
金融市场是你认真对待它,尊重这个市场规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回报(年度)。
时刻提醒自己忘记上一次的盈亏,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去迎接下一个阶段行情的到来。
5轮牛熊让我深刻感悟到市场是无情和冷酷的,对于个人而言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每一次的侥幸都可能是个灭顶之灾。
很好的保持学习心态,不墨守成规,要见新起念,去关注新兴行业,关注每三五年行业风口,随风而起,迎接新的朝阳板块。
我现在的核心理念是“风险比利润更重要,永远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
面对不同的投资环境,投资者一般会有不同的投资选择。市场不可战胜,行情瞬息万变,唯有顺应市场去改变自己,方才可以得到市场的奖赏。
投资期货最忌讳三点:一是逆势操作;二是频繁操作或交易频率过高;三是过量逆势或过频过量。
上证指数跌破20均线不持仓这个原则,这个原则在几次牛市的尽头都是保命符。
交易有些时候就是行为金融学,大众的行为会影响市场中所有参与者的投资情绪,它也会影响行情的走势。
我主要关注商品的现在和未来供求缺口演变。
承认大多数行情是看不懂的,懂得取舍,只关注自己能看得懂的行情,以技术面为主,专门抓“撞到树上的兔子”。
金融市场有的行情本身就不是自己能抓住的,做在交易计划内的单子,承受交易计划内的自损。
我的三不原则:一,不频繁操作。二,不重仓操作。三,不逆势操作。
你一定要保持耐心,等到机会出来的时候,狠、准、稳。
投资最关键的是要教育好自己,管控好自己的心态。交易的本质就是交易自己。
多品种、多周期、多策略对冲,可以平滑资金曲线,整理好自己的心态,尽量不错过机会又不放大风险。
我们永远要记住:基本面给你信仰,技术面给你力量。
我认为历史是不断地重复的,行情走势也是不停地重复(只是世界上没有两条完全一样的河流)。
量化交易核心:会顺应市场的程序化人才。金融市场中会顺应市场的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筛选和过滤行情以及足够的耐心等待行情的到来,这个是成熟交易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股指,黑色,生猪、欧线、氧化铝、烧碱、豆类品等等(在2025年)都值得关注。
面对未来市场的变化,用巴菲特的一句话就是:第一条:保护好本金;第二条:牢记第一条。
七禾网1、雷总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与东航金融&七禾网进行深入对话。距您上一次与我们交流已经过去近10年了,您觉得这10年中,市场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您对市场的理解是否也有一定的变化?
雷百亮:这十年来,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从原来的2000家左右迅速扩容到5000家,市场容量在不断放大,科创板、北交所等上市的新股票不断增加,对投资者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对行业兴衰的理解也在提高;要求对新的知识迅速吸收和理解,并及时做出取舍。
商品市场:①、新品种也在逐步增加,商品期货上市总品种接近九十个;某些品种的上下游集中上市,对行业对冲风险有极大的提升;
②、随着近十年网络信息的普及,很多以往要过几小时几天的突发重大信息(小作文满天飞),现在都在几分钟甚至半小时内在网络上普及;对市场的敏感度要求也在提升;
③、最近几年,对某些品种的预期化管理要求的能力也越来越高,很多是预期你的预期,市场因为某些基本面的变化对预期的理解和解读能力都在提升;预期自己同时也在预期其他投资者的应对能力;
近十年:交易上程序化的兴起,已经有几十家规模在十亿、百亿的量化基金,在市场中搏杀,各大金融巨头对程序化的应用,对人和对工具的要求也在快速提高;
从大的宏观中美博弈、关税影响、区域战争等等都在改变在市场的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供求巨大的变化。
七禾网2、您作为1993年进入市场的老兵,32年的投资经历带给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雷百亮:承认大多数行情我们看不懂,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行情,守好株逮到兔(守株待兔)。
七禾网3、也请您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保持对市场的热情和敏锐度的?
雷百亮:首先是对这个市场的热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金融市场是你认真对待它,尊重这个市场规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回报(年度);
其次金融市场是一个随时变现的过程,比现实中做生意和人打交道、签合同、组织送货、提货,然后等回款要快速的多,不存在拖欠款项等问题,是个纯粹现金流的行业,做生意在交易软件就可以做成,快速又方便。
对市场敏锐度:随时在做一波行情后无论是大幅盈利,还是交易中不尽人意亏损离场,时刻提醒自己忘记上一次的盈亏,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去迎接下一个阶段行情的到来。
七禾网4、您经历了5轮熊牛转换,并两次在金融市场中破产,这些经历对您后来的投资策略有何影响?
雷百亮:5轮牛熊让我深刻感悟到市场是无情和冷酷的,对于个人而言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每一次的侥幸都可能是个灭顶之灾,尤其是行情一旦进入到“全民论股”阶段,股市风险将迅速倍数风险扩大。
每一轮的牛熊都是三五年的某个或者某几个行业兴起,同时也伴随着某几个夕阳行业的衰败,日月交替,行业兴衰。只有很好的保持学习心态,不墨守成规,要见新起念,去关注新兴行业,关注每三五年行业风口,随风而起,迎接新的朝阳板块。
市场也是在向前发展,同时也要学会使用新的交易品种,比如股指期货、期权等品种,在合适的时候做好风险对冲。
在我的两次破产经历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控制风险是有多么重要,我现在的核心理念是“风险比利润更重要,永远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我坚信风险控制好了,利润自然就来了。
七禾网5、您在1993年开始投资股市,当时的市场环境是怎样的?您是如何抓住那些投资机会的?
雷百亮: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股票市场才诞生不久,各方面条件还不太成熟。那时候做股票,我还没有研究过基本面。在那时,与其说靠研究基本面去进行投资,还不如跟庄交易。
当时最主要的投资方法还是跟庄,也就是先用技术方法分析出哪支股票有庄家,然后才去跟随庄家,再去买哪一支股票。
1996年至1997年,我买的“四川长虹”和“深发展”等票,成为了引领市场的超级大牛股,我很容易地就赚了很多钱。
1999年到2000年,市场行情确实比较疯狂,比较顺利。我投资的网络科技股像“清华同方”、“东方明珠”等票,一个月时间内就翻了好几倍。那段时间,“工大高新(目前已退市)”等票几乎天天都到涨停板。
1997年左右,市场上广为传播着一句话,“无论你在什么时间、在什么价位卖出长虹、深发展和深科技都是错的!”那时候的投资获利方式,就像傻子交易一样——如果你买进了那些票,那么之后就拿着;或者是买了以后赚了钱,再去买,接着买。
过去的我国股市中,散户行为比较多。我做股票从来不听消息,也不和别人去讨论自己的决策,一开始就如此。
从那时到现在,我做了30年股票,一直在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变化。开始的时候是跟庄,经过分析后,如果我发现哪支股票有大的成交量、有庄家进入、技术图形分析也很好,那么我就会去买。2001年,也是因为跟庄,最后庄家“死了”,我也被洗白了,损失惨痛。
2000年,我买了“中科创业”,那时叫“康达尔”,现在改名叫“京基智农”。那时吕梁是坐庄的,我是跟庄的。那个时候,我就喜欢去做那些庄家被套了的股票。要么是庄家刚刚介入的票,要么是庄家还没有出货的票。我信心满满地一头扎进市场,结果是出局时遍体鳞伤。那次交易,对我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一辈子也难以忘记。
七禾网6、您在2003年转向大宗商品期货投资,这个转变是基于什么样的市场洞察或个人考量?
雷百亮:2001年,我投资“康达尔”巨亏,所以破产了,资产成为负数,没有钱了。屋漏偏逢连夜雨,2001年到2005年间,我刚好又碰上了中国股市连续熊了5年,压根就没有再次去投资的机会。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位朋友向我谈到了期货。他告诉我:“股票投资只有做多一个方向,但是做期货却多空两个方向都可以做,如果方向对了,就都能赚钱。”一听到他的介绍,我如同久旱遇甘霖,心中顿起波澜。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迫不及待,一心想急于投身到期货市场中去大显身手,去实现我的财富梦想,挽回我的经济损失,报市场的一箭之仇。一刻也不想延缓,一刻也不想耽误。
2003年,我义无反顾地进入了期货投资领域,开始了期货交易。刚开始交易时,我橡胶做得比较好,赚了很多钱。面对不同的投资环境,投资者一般会有不同的投资选择。市场不可战胜,行情瞬息万变,唯有顺应市场去改变自己,方才可以得到市场的奖赏。那时候,我固执地认为橡胶的市场价格还会继续勇往直前,头脑中全是多头的幻想。对于渐渐迫近的危险,我毫无察觉,毫无防备。最后,我终于又跌倒在了橡胶上。
七禾网7、您在2007年5500点卖出全部股票并空仓13个月,是基于什么样的市场判断?
雷百亮:我投资后的第一次破产,就是在“康达尔”股票上面逆势去抢反弹所致。
痛定思痛,因此接下来很多年,我再也没有去市场中抢过什么反弹。
2008年,股市从6124点跌到1664点,连续跌了13个月。那期间我一股都没有购买,一次交易都没有参与,中间压根儿就没有参与过,跌幅再大我也没有去侥幸过。
俗话说:“熊市不言底”,投资不能逆势操作。
投资期货最忌讳三点:一是逆势操作;二是频繁操作或交易频率过高;三是过量逆势或过频过量。这些都是要坚决克服的。
七禾网8、您在2015年5100点及时空仓,成功避险,这次决策背后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雷百亮:基于我个人股票交易原则:上证指数跌破20均线不持仓这个原则,这个原则在几次牛市的尽头都是保命符。
2015年的指数最高点是5178点,我其实是分了三次清仓的,中间有两次从3300点左右下跌到了3000点左右,然后再上到了5000点。当指数上到5000点后,我发现我选不出股票了,当时的市场非常疯狂了,于是我就选择先出来看看。
包括前面两次我在3300点左右出来看下,然后指数跌到了3000点附近,实际上当时我在3300点出来是错误的,并不是逃顶,当跌到3000点不再跌了,拉到3300点附近我又进去了。在2015年的大顶5178点,如果指数跌到一定的位置下不去了,我还是会再买回来的。但是指数跌破20日均线,是要非常警惕的。
再说一下,比如说2015年的5178高点,那时候人民日报社论喊“四千点牛市刚刚起步”,但是这些行情是以创业板为主的,像传统教育类的“立思辰”,这是当时最牛的票。当时总理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家都去买创业板的票,大盘上到5100点之后,很多股票连续拉升之后几乎都疯狂了,大家都全部兴奋了。而且通过我的方法选不出股票了,我们这类人是市场里单子最大的,钱最热的,我们这些敢于去追涨停板的人都已经害怕了,而且市场上很多没做过交易的人都参与进来了,这难道不疯狂吗?
实际上,交易有些时候就是行为金融学,大众的行为会影响市场中所有参与者的投资情绪,它也会影响行情的走势。在股票卖出的同时,我通过做空股指等也取得了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