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期货市场1993到2006年这段时间看作是投资者思想蒙昧未开、诸侯混乱征战的年代,那么从2006年开始,随着期货市场新一轮发展高潮的来临、随着各种培训的不断深入,参与者的思想已经开始进入到教化阶段,参与者也开始有意识的规划各自的期货投资活动。这将会对市场发展格局以及投资者的行为策略造成怎样的影响,笔者试作分析如下:
一、在市场结构方面开始出现重大变化。最显著的是市场参与主体的级别越来越高,一些重量级机构逐渐现身期货市场并成为市场重要影响力量,比如农产品之中的中粮系(包括中粮期货、中粮集团、中粮四海丰、中谷期货、中谷粮油)以及重庆新涪、路易达浮等具有外资背景的现货机构等。
二、大量产业链机构的参与有助于强化市场的均衡与稳定。影响价格变动的市场信息在产业链系统内的有效、快速传递,强化了人们预期与市场变化之间处于相对均衡,这为价格的相对稳定提供了基础。以大豆(资讯,行情)品种为例:分析人士不断地强调长期看涨的可能性,但是他们可能忽略了利益集团目前均衡态势对价格的影响。从彻底的多空者来看,看多的一方当然是种植者,看空的一方则是需求者的代表(中粮系等)。以10月27日持仓测算,大豆空单量8.7万余手,豆粕(资讯,行情)30.8万余手,豆油(资讯,行情),11.4万余手,棕榈油(资讯,行情)3.8万余手,总计大连油脂类总持仓为240余万手,而这些具有现货背景的重量级机构单边持仓就54.7万余手。在现货压力沉重、需求极度低迷背景下,重量级机构的巨量持仓成为投机多头不可逾越的阻力,也是现货难有起色的主要原因。
虽然我们以前的分析文章指出了美国、南美在未来因大豆销售撞车,而强化大豆价格长期下跌的可能性,但目前还看不到崩溃性下跌的可能性,因为当价格下跌后,将会促使中国政府、美国政府以及南美政府在干预市场时形成某种默契,所以暂时看不到机构打败政府的可能性,因此目前的豆类、油脂品种在较大可能性上,将会在年度区间内继续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三、这些重量级机构的深度参与将会导致投资理念的深刻变化,并可能会强化一般投资者的生存难度。
对一般投资者的教育中,往往都会特别强调止损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止损策略对这些重量级机构可能并不适用,重量机构有实力通过持续的长周期战略性投资来回避短期止损,在早期诸侯混战的年代,投机资金往往是通过吃大户达到盈利目的,但是目前的阶段,投机资金则主要通过偶尔攻击重要机构、经常诱捕散户投资的策略来实现盈利目标。比如10月12日以来,在螺纹钢品种方面,由于前期下跌过程中空头主力机构短期持仓过分暴露,浙江系游资转空翻多,在短期主要做多打击空头暴露头寸的同时,通过对锁空单的方式,利用空头主力的挣扎反抗,对跟风散户资金形成进一步蚕食。巨量成交背后的现实是大部分资金被再度分配了,主力机构虽然短期遭受攻击,但由于实力雄厚,仍可以通过长期持仓策略,随着多头攻击后价格的再度下跌而夺回损失。
我们注意到,随着人们对市场理解的不断深化、以及基本面研究影响力的弱化,似乎出现一种以技术研究来替代一切的趋势,以技术面的变化作为交易决策主要依据的建议越来越普及,这或许会促进某种秩序的形成,但是当人们开始向市场投降,放弃主观能动性之后,市场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