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话题最近甚嚣尘上。随着出口数据复苏以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态当前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政策迟早要退出,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大增。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的升值,造就了近三年的大宗商品的大牛市。如今,面临人民币升值的猜测,我们该如何分析它的可能性,如果升值对大宗商品影响又是怎样?
一、 近期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
1.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历史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就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需要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之中,总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52年,汇率制度为爬行盯住(钉住内外物价比),汇率政策目标为扶持出口,兼顾进口,汇率水平是高频率地调整。
第二阶段,1953年~1972年,汇率制度为盯住单一货币美元,汇率政策目标为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汇率水平不变。
第三阶段,1973年~1980年,汇率制度为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政策目标为维持人民币坚挺,汇率水平是汇率稳中有升。
第四阶段,1981年~1984年,汇率制度为盯住一篮子货币(双重汇率),汇率政策目标为扶持出口,增加外汇,汇率水平是持续下跌。
第五阶段,1985年~1993年,汇率制度为从爬行盯住到管理浮动(以盯住出口换汇成本为主),汇率政策目标为平衡国际收支,汇率水平是持续下跌。
第六阶段,1994年~2005.7.20,汇率制度为盯住单一货币美元,汇率政策目标为维持汇率稳定,汇率水平是基本稳定。
第七阶段,2005年7月21,中央人民银行宣布汇率制度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小幅度升值2%,汇率为1$=8.11RMB。汇率政策目标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至今,人民币汇率水平是稳中有升。
2.2005年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背景
2005年不仅改革了之前的盯住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为基础,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而且实现美元对人民币的一次性升值2%,这与当时的大好的宏观经济背景有关。
从增长与通胀的组合来看,2005年是1998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最好的一年,即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既无通胀又无通缩的较理想状态。如图1,GDP保持在10.4%-10.5%高速发展水平上,而物价水平保持在0.9%-2.7%较低的通胀水平上。
贸易额方面,200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贸易顺差在持续走高,这样导致国际收支顺差严重,适度的人民币升值对国际收支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
3.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
2010年我国经济刚刚从金融危机阴霾中走出来,目前政府还在极力保护稚嫩的复苏的绿芽。与2005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具有复杂性。
3月11日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了2010年1-2月份的经济运行情况。首先,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014亿元,同比增长26.6%,比去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25052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比2009年加快2.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投资增速变缓,而消费增速加快,我国经济结构正朝向政府调控预想的方向进行,宏观经济复苏的大环境日益向好。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814.3亿美元,增长45.2%。其中,出口同比增45.7%,连续第3个月上升。进口增幅达到44.7%,连续第4个月上升。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2月相比,上月的进出口总值实现了近10%的增长。但是贸易顺差数据来看,并没有那么乐观,上月中国出口总额为945.2亿美元,进口为869.1亿美元,贸易顺差为76.1亿美元,而1月份的贸易顺差为141.7亿美元。2月份比1月份下降近一半,创近一年来的新低。今年前两个月的贸易顺差为217.6亿美元,下降50.4%。很明显外贸的复苏还存在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