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务院原则通过批准上市股指期货后,“时间”开始一天天减少,一时股指期货成为众多新闻媒体的聚焦点,早先尚在仿真中的股指期货若有若无,如今忽隐忽现的海市蜃楼已成为现实。武汉理工大学附近有一处小屋,喧闹的城市中这里显得平常无奇,哪怕发生了金融海啸,空难地震,这里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5年来生活的一切都还按照原版程序运行,我住在这里,工作在这里,但是我的心却被一根细细的网线连接到了世界各地,我的思想与灵魂在这里喜怒哀乐。
一个周末接到来自北京新浪网记者的电话,“您好,您是尹先生吗?”
我说:是,什么事?
“新浪财经邀请您参加一个访谈节目,您将与前来中国的金融之父一同交流….”
得到此消息后,我似乎觉得是在做梦,走近凉台,看看外面的太阳确认不是夜晚的月光,楼底下拾破烂的老头依然如往常推着吱吱响的旧车路过,小商店的婆婆守着自己的店铺,我的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却依然如故。曾经婆婆问我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每天呆在屋里没见我出去工作?我说我屋里的电脑每天帮我处理许多复杂的事情。那谁给你发工资呀?婆婆对我的生活充满好奇、疑问甚至是防备。
我觉得金融交易和她的小商店买卖虽同出一脉,但是作为人类经济的高级形式解释清楚却有些困难,在这个楼里,婆婆一直觉得我是个奇怪的人。
我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作为金融创新之父的利奥-梅拉梅德他构建创造的这个市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影响,金融期货的对冲、保值、投机等丰富的属性为各国所借鉴和采用。我与利奥-梅拉梅德虽然同处金融领域,然而他是创造者,他解决的是经济领域平衡的问题,而我是参与者,我是这个奇幻世界的探险者。如果类比我也仅仅是个“婆婆”角色,新浪网提供了探险者与设计者的这个会面机会。作为实践者如何交好这份答卷呢?
作为实践的交易者我生活的外界非常平淡无奇,但是与我内在联系的奇幻世界却异常复杂多变,我忧郁我担心因为我无法把握它,它经常风雨交加,狂风骤雨,时而被严冬冰冻,时而让你时光倒流,时而割舍你含辛如苦的成就让你穷困潦倒,你也无法肯定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成功者所担心的一些特征似乎也笼罩在自己身边,担心一些成就可以被一场小小的失误彻底清空,我深深感触到有些理财者坚持公布业绩状况出现资金回撤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我也站在了他们一边。但我的内心希望看到跌倒时能够得到正确的评论。
梅拉梅德在上海参加沪深股指开幕的仪式,我在湖北武汉一间小屋开始了实盘交易,熟悉的星星点点红绿报价背后有一种莫名的心绪,我隐约感觉到那是一种干扰,是一种无言的烦恼,作为尚未放弃世间一切,尚未觉悟的凡夫,这种烦恼就是一种压力和痛苦。我在品尝这些果,这种果来自于自己,也来自于这个社会。
我与梅拉梅德会谈的时间定在了4月22号上午的10点30分现场直播,我想我应该做些准备,如果是您,您是否考虑准备些什么呢?我第一个思路就是要反映中国传统,服饰上我不希望又是西装,应该展示中国人的风貌,首先我想去量身订做套唐装,感觉过于古朴夸张,中山装又太旧社会,于是融合两者元素做成学生装,包括搭配什么样的扣子,以及我身高的特点服装要求略收腰等。第二件事情我将自己珍藏的4枚具有纪念意义的书签取了出来,这4枚书签背后有一段曲折回忆。书签里有我的设计,我亲手制作,记录着我的情感与事业的梦想。书签的制作历时2年之久,从中我选了2枚,这两枚一枚是异型对称的月牙,上下边是中国古典镂空窗格,中间是椭圆形扇子,扇子中间山林悬崖中两幅老虎对视的背景画,整个图形全通过镂空阴阳组合成型,非常精致。另外一枚是传统长方形花角边,中间使用古典窗格点缀的腊梅,并有书法诗词,整个也通过镂空艺术表现,两枚书签的正反双面加工一模一样,制作复杂并配有两枚中国结。我想送给梅拉梅德,代表我的心意。第三件事情我去图书城买了本梅拉梅德新出版的《向传统呐喊》一书,计划请他签字。
21号晚9点我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北京这个词在耳边听了30多年,也到了虚拟与实际结合的时点了,列车上我只做了一件事情,将《向传统呐喊》浏览了一遍,书中印象最深的是讲述梅拉梅德全家逃过纳粹的屠杀,途径多国逃难,最后定居美国。他从一个法律专业跳跃到陌生的金融行业,历经芝加哥商品期货与CME之间的竞争合作到合并,以及国际间欧洲期货交易所、伦敦金融交易所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以电子交易为拓展的思路创新金融产品取代传统交易池喊口令的方式走向国际。引用他书中西班牙哲学家的一句话“不了解和懂得历史的人,历史会重演”,正是金融创新中所发生的这些故事是值得中国业内需要熟悉和了解的。
列车的咔嚓声与晃动再大也感觉比飞机还安全,慢点不要紧,睡不好也不要紧。我喜欢列车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风洞般的哨声,这种奇特的声音有一种力量把人拉入光速的时空隧道。梦里看人类的过去与未来,我大脑里冒出了个奇怪的问题,1000万年后人类部分移居火星,与地球之间的金融关系如何打理?如何快速交易?联合国是否依载金融产品平衡世界统一世界?梅拉梅德写过一部科幻小说《第十大行星》不知他是如何看待此问题。这么脱离实际的构思是否可以成为创新的方向?我觉得自己被虚拟了,还是停止思考归零!
列车进站了,北京的清晨飘着蒙蒙的细雨,现代建筑不时含有中国古典飞檐,而且结合的和谐。我很早来到了新浪总部,整个理想大厦都是都是新浪编辑、记者、工作人员。接近10点30分北京下起了大雨,为了防止被雨淋工作人员带着雨伞事先等在路口,远处看去一个满头银发,精神抖擞的老人家迈着健步而来,他脸上的皱纹似乎刻着二战的岁月,目光敏锐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nice to meet you”大家彼此相互问候握手。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探险者”1971年与“设计者”1932年会面按照中国的俗话“缘分”!和我一样的,在中国大地上投身“探险者”的人很多,但是我能与“设计者”遇见确实概率很低也很难得。虽然梅拉梅德作为创立者历经了美国经济发展的许多时期,金融创新修成正果的难度与探险者相比未必有高低之分,因为探险者能够走出这个奇幻世界的概率很低。
头回走进演播室到也不紧张,因为比起盘中交易这尚不构成压力,比较头痛的是主持人事先并没和我们沟通过商讨的议题内容,也就是说临场回答。是不是职业人对职业人,高级对高级不需要一些程序准备
?我真是佩服!难道不担心语言风险?我从事过至少5种职业,多少也了解准备的重要性,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可能这里有着对我们充分的信任,随机处理的能力强,工作效率也会很高。新浪网的工作人员与记者几乎不间断的处理临时文件更新题材,大概这是网络职业它有别于传统行业的特点,毕竟姜老的辣,现场梅拉梅德面对问题从容不迫,阐述的内容多半是《向传统呐喊》书中的内容,当然这些问题或许他已经回答过几百次了,对于第一次面对全国网友的我却是个挑战。一共4个摄像镜头,每个人一个专用镜头,各自正对各自镜头,当谁发言时镜头自动红灯亮起。银河期货总经理姚广回答完问题后,轮到我。
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也迅速理了下思路回答到:
首先非常感谢新浪邀请我参加这次访谈,今天非常高兴见到梅拉梅德先生。我的因缘和梅拉梅德当初的想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他几十年前的想法,诞生了我今天的职业。所以我这里特别感谢他……………….
我当然不清楚镜头之外我是啥样,我只想坦白交代,后来听朋友说我太严肃,应该笑容可掬上镜头。看来这样的好建议只好等到将来尝试了。
第一段回答过去了,主要问题都由梅拉梅德来回答,我也在好奇的边听边观察现场不同的工作人员如何工作,还有欣赏主持人的记忆力和翻译的超强能力,我真的佩服他们。本以为我只是简单作答,结果发觉不对,第二轮问题上来了,啊!节奏明快,银河期货总经理姚广在回答之际我才发觉我的问题要来了,问什么问题?我只好自己根据前面梅拉梅德回答的内容概要衍生我的问题,我又迅速飞转思路概括要点简练表达,并且还需要对投资者有启发。好在以前有时常到期货公司讲课,被问问题也有些心得。有了第二次,基本知道主持人的程序了,第三轮的问题回答就没那么仓促。
本来做40分钟的节目超时做了1小时,快结尾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直播前我们都将手机关闭,我将手机交给记者后忘记交代了一件事情,我的手机设定有自动11:28分闹钟收盘提示,哪怕是关机也会强行闹铃,节目尚未结束她在摄影机背后铃声大做,那可是音乐手机,专门用于教学笛子听音用的,那位记者仓惶逃窜出演播室,声音吾不住索性卸了我的电池。事后她哭笑不得地把卸载的零件还给我,她担心装上去又开始叫,她做的正确,因为电池装进去确实还会叫,这就是中国山寨机的优点………..
节目结束了,尾端大家都保持静默,视屏没有切换下来时,都应该是工作状态不能做小动作或乱说话,这些事先没人交代,我自己这么理解的,第一次做节目好歹没出低级错误,到目前为止还是纳闷为什么他们没给我做许多工作细节提示,主持人没说,工作人员也没安排,好像我像受访的专家似的!
主持一声“好了”。终于自由了!我连忙取出包里的书让梅拉梅德签字,细微之处我发觉他拿到自己的书时那样兴奋的像“孩子”!刚才访谈时他就拿了本自带的书签字后送给了主持人,我再拿出一本时他却异常兴奋,这本书一定是他非常在意的事情。如果能够在中国大卖应该是对他最好的回报,现场记者们拍照的同时,我去取那两枚让我精心准备的书签,打开小盒子后他好奇的往里探,我分别拿出两枚书签,将里面的文化艺术特点介绍给他,当我说到铜制的镂空艺术,翻译不知道镂空用英文怎么说,梅拉梅德拿着书签高兴的说“我一定会自己使用这两枚书签”,其实这两枚书签是艺术品,欣赏价值应该远大于使用价值。他的率真表述代表了这2枚书签有了自己的家,我也欣慰的笑了。我很想有空能够和他老人家交流一下我在火车上的奇幻构思,无奈随行的翻译说要赶飞机,我们只好彼此道别,大家一同送行,他行走的背影、转身依然保留着书中的那种刚毅、执着。祝他老人家健康长寿。
此时北京的上空拨云见日,方才下着大雨已经见晴。一阵欣喜跨上包,终于方便去天门城楼看看了,宽阔的街道旁北京人非常热心指路,我乘坐地铁4号线到西单转乘1号线,到了西单让我回忆起3年前曾经网络上挂载的一位西单女孩在地下通道为谋生而唱的那首动听的《天使的翅膀》,曾经搞过音乐的我,了解许多有着追求的年轻人怀揣着梦想来北京打拼,一种心酸涌上心头,此时恰巧播报玉树地震伤亡数字,想起矿难,想起汶川,想起曾经失去的亲人,我伤心至极。一转念,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要有对逆境抗争的勇气。快速的忘却失去的东西,活下来的人更好的前行!这是我的态度。步行在宽阔的天门广场,我摸摸兜想用手机拍照,顺便摸到了梅拉梅德送我的名片,我细心的发觉,这是一张极其普通,没有做任何艺术排版,纸质最低的一张名片,这可是10元100张的名片啊!不会吧!这和他的身份地位极其不符呀?这应该是为方便中国之行在中国做的,正面中文背面英文,其他全白。这一切让我感觉到一位曾经历经二战屠杀逃亡,到美国创立CME拼搏,再到这张普通的名片,背后一定亦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尹湘峰
2010年4月23日星期五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