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跨国药企宣布或传出分拆健康消费品业务的情况下,拜耳在中国持续加码健康消费品业务。
10月16日,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创新合作中心(China Center of Innovation and Partnership,CCIP)于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揭幕。这是拜耳健康消费品全球战略创新基地之一,预计投资约2000万欧元。在揭幕现场,拜耳健康消费品还与上海医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山东食药研究所和京卫制药的三方战略合作。
这不是拜耳第一次在中国加码健康消费品业务。今年5月,拜耳健康消费品与启东市政府在江苏启东签约。根据协议,拜耳将在启东投资建设全新的拜耳健康消费品启东供应中心,一期投资额达6亿元人民币,预计新供应中心将于2028年实现投产。
与拜耳不断在中国加码健康消费品形成对比的是,越来越多跨国药企正在通过分拆等形式剥离相关业务。2023年10月,法国赛诺菲曾提到计划最早在2024年第四季度创建一个消费者独立公司。近期就有外媒报道称,赛诺菲即将达成一项交易,以约150亿欧元的价格将其消费者健康部门出售给美国私募股权公司CD&R。赛诺菲方面对此并未回应。
更早之前,辉瑞、默沙东、葛兰素史克(GSK)、强生等多家跨国药企巨头先后走上了分拆剥离健康消费品业务的道路。而放眼国内药企,华润三九、东阿阿胶、同仁堂、天士力等国内上市药企则不断加码健康消费品业务。
是持续加码,还是分拆剥离,健康消费品业务在不同的药企迎来不同的命运。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同药企截然相反的选择背后是基于各自面临的市场环境作出的战略考量,长远来讲,对推动医疗健康市场的发展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都有积极意义。
断舍离,跨国药企为何剥离健康消费业务?
相比肿瘤、自身免疫等处方药,健康消费品兼顾医疗和消费品双重属性,一般包括常用非处方药、维生素矿物质类补充剂、保健品等品类。很长一段时间,健康消费品是跨国药企巨头们的重要业务,但近些年,分拆剥离成为一个行业现象。
2023年8月,强生宣布完成Johnson&Johnson(强生)和Kenvue(科赴)的换股要约,完成消费者健康业务分拆。科赴的前身正是强生消费者健康业务,拥有泰诺林、美林、达克宁、李施德林、吗丁啉等明星品种;2022年7月,赫力昂正式成为一家独立的消费健康公司,而这家公司前身是葛兰素史克的消费者健康业务和OTC(非处方药)业务。赫力昂拥有钙尔奇、善存、新康泰克、百多邦等品牌产品;2021年6月,默沙东将原基础医疗和女性健康事业部分拆,并以欧加隆的名称独立上市,欧加隆成为一家专注于女性健康的独立公司。
近两年,在政策、竞争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跨国药企巨头们面临挑战,管线被砍、事业部调整、高管变更等消息层出不穷。分拆剥离健康消费品的原因大都是专注创新药这一主业,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强生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杜安卿(Joaquin Duato)曾对外表示,此次分拆为股东带来重要价值的同时,也使强生公司更加灵活、专注和富有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跨国药企对健康消费品业务的退出并非一次性退出。以GSK为例,2024年5月,该公司表示,将出售持有的消费者健康公司赫力昂的剩余所有股份,彻底告别健康消费品业务。此时距离赫力昂独立已经近两年。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认为,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药企可以更好地集中资源和技术投入到更具成长潜力的核心业务中,如新药研发、生物技术等高附加值领域。此外,当前健康消费品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分拆可以帮助企业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调整战略方向。财经作家谢宗博表示,这轮健康消费品部门分拆热潮在跨国药企身上已经持续了近十年,辉瑞、GSK、强生等都先后作出了这一共同选择。一方面,相较于创新药物研发存在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质,尽管健康消费品业务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但收入也较为平和,投资者对单独上市的健康消费品公司的估值往往高于对制药巨头内部消费品部门的估值,为了充分挖掘健康消费品板块的市场价值,所以将消费品业务单独剥离。分拆独立上市后,不仅可以重塑母公司的估值体系,提升母公司的市值。而且,分拆后的子公司也可享受更高的溢价,避免高估值业务被低估值业务拖累。另一方面,就制药和医疗设备而言,研发、收购创新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当前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融资遇冷,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多元化经营也成为了聚焦主营业务的阻碍,拆分非核心业务、裁员是药企降本增效的方式。
也有国内药企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无论药企怎么做战略选择,其不少健康消费产品仍然存在,且有较高的市场认知度,对于大众消费者或患者而言,影响并不大。
持续加码,国内外药企竞逐万亿健康消费市场
面对健康消费品业务,也有药企在加码。不只是拜耳这样的跨国药企,还有华润三九、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同仁堂、天士力等国内上市药企。如云南白药设有健康品事业群,2023年财报提到,该事业群实现营业收入64.22亿元,同比增长6.5%,口腔护理领域,云南白药牙膏国内市场份额24.6%,继续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今年8月,天士力(600535)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天士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与华润三九(000999)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转让总价款约为62.12亿元。华润三九的主营业务包括健康消费品(CHC),核心产品在感冒、胃肠、皮肤、儿科、维矿、止咳和骨科用药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天士力旗下也有CHC业务。华润三九在购买预案中表示,本次收购有利于华润三九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充分整合双方资源,实现中药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延链,发挥研发协同价值,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符合上市公司“成为大众医药健康产业的引领者”“争做行业头部企业”的企业愿景和发展战略。
上述药企人士认为,中医药向来有预防保健的理念,一些原本拥有中药业务的企业大力发展健康消费品,称得上水到渠成,也是药企在传统制药业务之外新的增长点。杨怀玉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于健康和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对于健康消费品的需求尤为明显。相较于国际巨头,国内企业更了解本地市场和消费者需求,能够提供更加贴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事实上,中国健康消费行业的巨大潜力的确是众多药企加码健康消费品业务的一大动力。今年9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健康产业消费趋势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将达到9万亿元,相较于2021年8万亿元的总额实现显著跃升。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婴幼儿辅食、精准营养补充等方面都有较强消费需求,“健康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日常消费习惯,并且有着从“选择性消费”向“健康刚需”方向演变的趋势。
拜耳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创新产品占全球创新产品总量的15%,预计2024年为中国业务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0%,为全球最高比例之一。拜耳健康消费品全球总裁、拜耳集团管理委员会成员Julio Triana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拥有非常强的品牌,在中国市场广为人知,并且是拜耳集团的核心部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团队致力于确保持续价值最大化,为市场带来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喜好,以此提升业务价值。
“健康消费行业备受关注,一些公司已经上市,另一些则剥离了健康消费品业务。健康消费品是拜耳整体战略的一部分,目前我们没有考虑上市或出售这块业务。相反,我们看到继续增长的良好机会,并与投资者保持沟通,可以说我们的业务是很纯粹的。过去几年,我们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市场,利润表现良好,健康消费品业务已成为我们发展最为出色的领域之一。”Julio Triana强调。
拜耳健康消费品全球首席财务官Magnus Schellnock也向记者表示:“我们对这一业务持续投入,4%的收入用于研发,这一比例非常可观。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业务增长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