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名家采访
全球首个沥青期货6月上市 三桶油成交割主战场
发布时间:2023-05-22 15:20:24| 浏览次数:
2月25日,记者获悉上海期货交易所已做好沥青期货合约上市的准备工作,在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批复后,沥青期货最快将于今年6月份挂牌上市。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透露,石油沥青期货研究准备工作已长达6年,其间一直全面研究能源系列产品,包括原油、成品油、石油沥青、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产品,为完整能源系列产品做好基础市场调研和准备工作。

同时,自去年年底证监会批复石油沥青期货的立项申请之后,上交所就已启动上市前的准备工作。据了解,石油沥青期货不仅将是世界上第一个石油沥青期货合约,而且其10吨/手的合约设计,也令沥青被归为小合约的行列,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品种活跃度,而且利于吸引市场投资主体的多样化。

沥青期货为原油期货探路

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通常用于铺筑路面、建筑防水等。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2 年中国沥青表观消费量达2126 万吨。业内人士认为,推动2012年表观消费量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地区公路建设继续保持一定规模。

同时,由于中国是亚洲最大的沥青消费国、进口国,而沥青作为全国工业原料之一,在公路建设方面有着重大作用。另外,沥青作为石油的下游产品,市场化程度较高。在国内供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沥青对外依存度不高的特性使其可以成为期货化的一个品种。

另外,根据公布的消息来看,石油沥青期货合约的交易单位为10吨/手,最小变动价位为1元/吨,最大波幅为正负3%,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4%,交割单位为每一仓单10吨,交割以每一仓单的整倍数进行。交割月份为24个月以内,其中最近1—6个月为连续月份合约,6个月以后为季月合约。交割标的物为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

对于期货合约的小型化,中证期货能源研究员刘建认为,从去年上市的新品种来看,自白银之后的三个期货品种都以小合约形式上市,而此前上市的包括甲醇、铅在内的大合约品种普遍并不活跃,应该说,合约趋于小型化更多是出于活跃期货市场成交的出发点,尤其对于沥青市场垄断程度较高的品种而言,小合约可以引入更多参与者,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市场参与者格局。

同时,根据资料显示,由于原油的直接下游产品主要包括石脑油、成品油(汽柴油和航空煤油)、燃料油和沥青等产品,沥青又分煤焦沥青和石油沥青等产品。上期所上市的石油沥青是原油馏分后的重质成分,从现有的价格走势来看,石油沥青是现有期货品种中除燃料油外与原油走势最为贴近的品种。

刘建认为,在原油期货上市困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上期所只能通过先上市下游产品以作为替代或未来原油期货上市后的补充。因此,上期所未来两年将集中于燃料油和沥青两个品种。燃料油期货已于2004年上市,在2010年之前非常活跃,但由于消费税的征收和大合约的改变,致使目前该产品活跃度大幅下滑。因此,上期所未来两年会将重点集中于上市沥青期货和修改燃油期货规则或上市新的燃油合约。

对于石油沥青期货上市的消息,上期所能源化工部总监陆丰认为,与原油相比,沥青品种更易准备,与国内已上市的其他品种类似,而原油期货等于是一个国际市场平台,另外石油沥青期货作为一个价格波动比较剧烈、与原油有一定关联性的品种,也不失为能源系列一个好的补充。目前,上期所仅上市了燃料油一个能源品种。

厂库交割方式成热点

据记者了解,2012年国内沥青产量1862万吨,同比增加16%。其中,第三、四季度同比月均增量都超过10%,主要由于去年三季度以来属道路施工高峰季,终端需求较为旺盛,到第四季度,虽然终端需求逐渐萎缩,不过仍有部分收尾赶工及焦化、备货需求支撑。

随着国内沥青产量的不断攀升,市场价格的巨幅波动自然会引起上下游生产企业的关注。因此,沥青期货上市对上游生产商和中游贸易商都可能产生影响,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套期保值锁定现货价格风险,以将企业精力更多地集中于生产规划以扩大规模,期货价格的指导作用还可以让企业更好地决策投资和扩产规划。

另外,根据上期所对各省交通厅的高速建设规划的调查,截至“十二五”末期,中国的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将达到13.9 万公里,2011 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5 万公里,2012-2015 年新增高速公路4.4 万公里,年均增加1.1 万公里,庞大的建设计划为沥青需求提供了有力保证。

然而,记者发现,在国内未推出沥青期货时,国内已经有进口商利用新加坡的燃料油纸货进行套保操作,不过定价与新加坡燃料油纸货联动的沥青仍然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少数进口沥青,占国内沥青消费量85%以上的国产沥青并没有套保渠道,石油沥青期货正好能够填补这个空缺。因此,行业内急切需要通过沥青期货来对冲价格波动的风险。

同时,在交割方面,记者发现,石油沥青期货交割将以厂库为主,这种中转库为厂库交割是目前相对新颖的一种交割模式,厂库交割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1996年CBOT正式应用于大豆和玉米上,历史并不算非常久远。国内最早试行厂库交割的品种为大连豆粕,随后应用于豆油和棕榈油等品种,在新上市的品种中,焦炭、甲醇和玻璃等都试用了厂库交割。

对此,刘建认为,厂库交割的特点是成本低廉,且没有产品保质期的限制,一般适用于易变质或储存成本较高的商品,同时由于对能够承担厂库功能的企业要求较高。因此,行业必须有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才能实现。由于沥青(散装)储存成本较高同时具有一定污染性,且现货市场中“三桶油”占份额较高,因此,适合使用厂库交割。

另外,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指定交割厂库主要在华东、华南地区,均为“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石油沥青厂库,而常规2至3个中转库主要设在华东地区,主要是一些成熟的民营贸易商仓库。因此,上下游消费结构相对分散,不存在一家独大局面。
 
 
 上一篇:国五条细则详解1周内公布 地方政策最晚3月底出台
 下一篇:期货中国专访鼎立基金:多人共同操作 追求年年盈利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