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黑煤炭变成白“米粒”,一束碳纤维理论上能拉起一头牛,大宗物资期货交割、易货贸易……对于大众来说,这些听起来陌生而神奇,但实际上距离我们并不远。
“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专题活动采访团在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聚丙烯包装车间参观。(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9月2日,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机声隆隆,各条生产线紧张作业。(全媒体记者王丽丽 通讯员付婷婷摄)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丙烯产品。(全媒体记者王丽丽 通讯员付婷婷摄)
在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碳化车间放丝导辊流水线上,工人在进行分丝、清理毛丝作业。(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一列货运列车通过乌将铁路甘泉堡站。(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
甘泉堡经开区是自治区新型工业化主阵地、乌鲁木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乌鲁木齐市核心承载区之一、天山北坡硅基新材料产业“雁形”集群骨干、乌昌高端新材料转型基地。先后获批全疆首个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增量配电网业务改革试点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等示范项目。
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硅基、铝基、碳基、生物基、化工新材料以及新能源产业集群。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丽)黑煤炭变成白“米粒”,一束碳纤维理论上能拉起一头牛,大宗物资期货交割、易货贸易……对于大众来说,这些听起来陌生而神奇,但实际上距离我们并不远。
设立至今不过12个年头的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如今已经聚集了58家规上企业、1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36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已初步形成硅基、铝基、碳基、生物基、化工新材料以及新能源产业集群。产业兴旺,让这片土地上的高质量发展活力,正如股股甘泉,涌流不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甘泉堡经开区把握优势,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工业提质增效。
加大技术创新 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一颗米粒大小的聚烯烃原料,看起来毫不起眼。然而在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所有机器都是为了它而运转。
“这个白色‘米粒’,销售到下游可生产出农用薄膜、水果发泡网套、购物袋、汽车内外饰品等数百种产品,农业、建筑业、汽车制造业等众多行业,也少不了它。”9月2日,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业务经理刘义笑着解释这颗“米粒”的用途。
“米粒”的学名叫聚乙烯、聚丙烯,统称为聚烯烃产品,是各类塑料制品的原料。而制成它的原料,就是深埋地下的煤。8月26日,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的6款聚丙烯产品顺利通过GB4806.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相关检测,这6款产品满足新版国标技术要求,能够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相关领域。
“这意味着,以后可以用上聚丙烯产品做的餐盒。”刘义说。
实现如此“改头换面”的跨越,依靠的是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8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最核心的装置——甲醇制烯烃装置。
“甲醇制烯烃工艺是煤制烯烃的核心单元,公司采用的是我们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的SHMTO专利技术,具有甲醇单耗低、综合能耗低、运行稳定的优点。”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烯烃生产中心甲醇制烯烃装置主任潘海涛说。
甲醇制烯烃成套技术是以煤炭为原料,气化合成甲醇后,再通过装置制取乙烯、丙烯的技术。简而言之,这项技术能够将黑煤炭转化为塑料原料。
“我们一直在对装置进行技术优化,如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催化剂和水系统的技改措施等,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单位能耗,促进整个产业链的高效绿色运转。”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烯烃生产中心甲醇制烯烃装置工艺工程师蒋永州说。
近年来,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薄壁注塑料系列产品、透明料系列产品、多种膜料产品、电缆料产品等。自商业化运营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企业生产聚烯烃产品484.93万吨。
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一直是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在自治区“九大产业集群”中,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位列前位。
作为新疆的大型煤制烯烃企业,今后,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将紧紧围绕煤制烯烃产业链,不断打造创新链,实现价值链,推动煤制烯烃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甘泉堡经开区积极融入自治区“九大产业集群”建设,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围绕产业引领功能,聚焦甘泉堡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依托园区重点企业,形成了以硅基、铝基、煤化工、新能源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
深挖优势资源 推动新兴产业集聚
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推动创新绿色高效发展,新材料产业是关键切入点之一。
新疆加快推进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内的“九大产业集群”建设,在硅基、铝基、铜基、钛基、碳基等新材料研发生产、科技攻关等方面取得成果,越来越多高性能的新材料成果面世,推动产业发展。
甘泉堡经开区作为乌鲁木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先进结构产业集群乌鲁木齐市核心承载区之一,依托园区重点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硅基、铝基、碳基等优势特色产业产能持续巩固提升。
碳纤维是一种类似“飞刃”的高科技产品,有“新材料之王”的美誉。宽8毫米、厚不足1毫米的一束24K碳纤维有着24000根单丝,单丝直径只有头发丝的八分之一,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倍到9倍。轻如鸿毛、强过钢铁的碳纤维,是“新材料之王”。
如今,在甘泉堡经开区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碳纤维生产线上,一根根白色的丙烯腈丝束凌空飞渡,经过氧化炉、碳化炉等自动化设备加工后,变身为黑色碳纤维丝束。
“这条生产线生产的是T700—24K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目前该产品已实现量产。T700代表的是纤维抗拉强度,数值越大强度越高;24K表示有2.4万根纤维。”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永明说,目前,公司两条生产线全负荷生产,并已签订全年生产订单。
新疆隆炬年产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是自治区重点项目,也是全疆首个碳纤维项目。一期项目于2022年12月18日投产,实现了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打造了全球碳纤维最快投资、建设、投产运行的纪录。
“如今,碳纤维在国内和全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公司将抓紧二期项目建设,年底前,企业将具备T800-24K量产条件。”张永明说,公司还将加快产品技术创新和研发平台建设,实现更高品级的T1000以及高强高模碳纤维产业化,助力新疆风能、光伏和氢能产业发展,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今后,乌鲁木齐将延伸高性能铝合金产品,丰富铝型材产品品类,构建以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导,涵盖多领域的多元铝基产业体系,实现铝基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全面提升。推动新材料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构建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
当前,乌鲁木齐开放型经济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发展的活力越来越充沛,占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面积75%的乌鲁木齐片区,已经成为创新资源最好、产业集聚度最高、发展基础最优的区域。
集群发展带来的张力,拓展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也给更多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机遇。
乌鲁木齐国际商贸物流枢纽中心暨中亚商贸物流产业园项目是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甘泉堡功能区块的重点项目,位于甘泉堡经开区南部,由新疆陆铁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建设以铁路为核心的陆港枢纽设施集群,包括铁路编组与班列集结场站、国际多式联运集散中心、货物集拼中心、口岸与保税区、大宗商品交割仓、国际合作园物流配套服务区等,按近期年500万吨,远期年5000万吨货物集散能力设计。
“目前已完成铁路集装箱班列专用货站建设,初步具备中欧班列集结到发条件。”9月2日,新疆陆铁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浩说,力争3年内,将园区建成自治区乃至全国示范性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区,全国绿色低碳示范性国际物流园区和天山北坡经济带国际陆港枢纽,服务和打造千亿级贸易和工业制造产业链发展集群。
具体来说,计划2024年正式开通中欧班列专用货站,年底前投资完成铁路快运货物装卸线建设并投用,同时开通中欧中亚国际班列及国内双循环五定班列。2025年,完成国际多式联运中心、跨境TIR卡班公路物流港及大宗物资期货交割、易货贸易等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功能建设。2026年,完成以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功能区、中亚国别产业服务功能区和总部经济功能区,构建“物-贸-工-链”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物贸产业生态圈。
“乌鲁木齐国际商贸物流枢纽中心暨中亚商贸物流产业园项目的建设目标还远不止于此,我们将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空港联动实现协同发展。”叶浩说,抓住国家支持新疆铁路网规划建设的新机遇,抢抓铁路新通道和新枢纽带来的红利,将其建设成乌鲁木齐中亚商贸物流枢纽及中亚国别合作产业园,建设联结内地向西开放的国际商贸物流集散中心,真正实现从“通道经济”转变为“枢纽经济”的战略发展目标。
随着乌鲁木齐开放能级不断提高,更多企业布局“新赛道”,2023年12月21日,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开通聚烯烃产品铁路国际联运业务,实现厂内铁路专用线直发中西亚国家,持续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出口聚烯烃产品。2023年全年出口聚烯烃产品0.76万吨。今年截至8月31日,出口聚烯烃产品2.15万吨。
如今,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甘泉堡功能区块正依托新材料、新能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以建设国家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首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绿电创新应用示范区、能源化工材料国际物流中心及配套的国际产业合作区为抓手,重点发展硅基、铝基、碳基和精细化工等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积极构建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