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由弘哲集团、亿信伟业基金管理主办,香然会金融俱乐部和七禾网·
期货中国共同承办的私募元年·共创伟业——暨私募基金发展黄金十年高峰论坛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长安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2014“私募元年”对整个行业的意义及私募基金今后十年的发展方向为主题,邀请了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学术界代表、银行、金融机构及业内多家知名私募机构到场。以下是七禾网期货中国对当天论坛部分精彩环节的文字整理:
相关链接:七禾&弘哲[优秀投顾共同进退]合作计划
精彩语录:
陶冬:我的结论是A股还能接着往上涨,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牛市。
今天的股市里面有许许多多值得投资的个股,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机会抓住,我们就对今后几年中国由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的过程没有拜拜,这个是我们一辈子遇到一次的机会。
我们估计大概有一千亿美元的投资由于这一次油价跌下来就没了,这对美元短期的走势是一个利空。
我相信石油价格没有可能长期维持在八十块钱以下。
我相信在农历新年之前,存款准备金率会降,存贷比会降,人民银行会出现一系列的定向宽松政策。
明年上半年,如果要是美元接着升,人民币会进入一个贬值的窗口期。
中国股市杠差可能对于影子银行,尤其是信托业,可能是钉在它棺材上的最后一个钉子。
今天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追逐民生银行这样昨日的明星,而是要挖掘出今后十年的新星。
施建军:中国私募市场的发展,特别对我们期货来讲是很曲折的。
我们不仅要发展市场,更多的还要培育市场,只有培育市场,到一定的基础,我们市场的发展才有坚守的基础。
像我们这种机构在美国或欧洲再去布置通道型的公司,一点意思都没有,全球的通道是过剩的。
我觉得我们在资产管理,私募机构发展上面,最好的发展机会就是引进海外的团队。
田峰:这个行业(资管行业)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还是坚持把业绩放在第一位,没有好的业绩,规模是无法持续的。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不断地在不同的细分行业里面,去找一些未来能够成长,能够变成伟大公司的这些公司进行长期的投资。我们也相信,未来这样的公司,在中国这么大的一个消费市场里面,肯定会涌现出来的,持有他们,我觉得就是持有未来。
一些小市值的公司,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小,从二三十个亿人民币可能再继续下降,变成类似于一块钱以下的股票。
石波:私募基金作为一个金融机构,个人都可以做私募基金的股东,就解决了过去公募基金的弊端(股东利益和投资人利益不一致的问题)。
在风控技术上,我觉得私募比公募有优势,它可以做对冲,通过对冲的方式来控制回撤和风险。
互联网会使得一些周期性的行业成为一个成长性的行业。
梁瑞安:未来半年工业品应该全面做空,首做黑色,黑色里面首做铁矿石。
未来半年,甚至全年化工品可能会暴跌。
一些农产品从收储变成市场化,比如棉花、大豆,未来半年也会一直下去,很多人都等着下一个市场化的品种,哪天跌停了你满仓放进去肯定是有机会的。
我觉得A股的趋势应该是未来一两年的大趋势,人的疯狂是刹也刹不住车的。
我用狡兔三窟理论,就是你这个兔子三个洞,有两个洞堵死了,一定是从那个A股的洞蹦出来,所以你去A股那个洞拿个兜一装就好了。
王智宏:不管是公募也好,私募也好,或者是以其他形式存在的生产型企业能不能给这个行业提供好的产品,能满足资金方或者是满足投资者所需要的产品,这肯定是一个最核心的价值。
所有做资产管理的,都存在这样的顾虑,就是规模是不是收益的敌人,这是个永远的话题。
私募行业目前走入到秩序重建的阶段。
程海泳:其实广大的客户,他想寻找好的投资经理,就像我们去追捧,去调研那些优秀的上市公司一样。
资本市场不管是股市还是期市,都面临很大的发展机遇,所以我觉得共同成长是更主要的大背景。
付爱民:资本发展的情况由小到大,对我们交易来说,只是考虑到资金规模的问题,交易风格的变化。
我觉得要先做强,后做大。规模是其次的,因为这个行业把效益做起来了,规模是不成问题的。
任何一个好的交易员,哪怕得过冠军,也只是在那个时间适合到你了,并不代表你什么都会,因为这行业不缺明星,只缺寿星。
以下是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陶冬先生的主题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今天和这么多私募大佬在一起讲中国股市,我抱着班门弄斧的态度。A股这段时间相当火爆,所有人都在问同样的问题,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的牛市?是,为什么?不是,为什么?我的结论是A股还能接着往上涨,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牛市。如果要把过去四、五年、六、七年用最简单的一个形式把资金的流向形容这个股市,就是政府把民间超高的储蓄引出来,来填财政的窟窿,房地产是这个股市,理财产品是这个股市,A股还是这个股市。换句话说,经过四万亿、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财政折腾,我们的地方财政已经变得无以为继了,银行面临重大的不良资产,怎么做?北京可以自己花钱去救,或者用老百姓的钱去救,目前看来想走的是第二条路,大家仔细想想,房地产的故事不就是把地价炒高了,让老百姓用超高的价钱买房子,但是如果在过程中,大家都赚到了钱,那没问题,大家都开心。再看理财产品,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买过5%-10%的产品,实际上也是把我们过去放在银行里面的那些钱拿出来,最后去了哪里?去了地方融资平台,去了开发商那里。今天A股的故事在我看来,也是一样的。我认为中国经济最坏的时间还没有到,企业盈利也没有见底,但是这不代表A股不能升,也不代表升几天就升不动,为了把这些钱引出来,政策上面会有一轮又一轮的利好,我们去看看,货币政策还有许多空间可以做事情,我们再看看保险业,我们再看看社保,几乎所有的机构持股的比重都处在一个超低的程度,几乎所有的老百姓们都对A股绝望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升一升,它的动力是有的,持续性也是有的,最根本的是要通过这个替地方政府解套,替银行解套,这是一个证券化的时代,这是一个将民间资本引入资本市场的时代。但是大家必须要记住,在我看来目前的盈利走势以及超高杠杆之后的风险,还没有得到适当的必要的释放,那么最终还会有这一天。过去的十年我们的杠杆压的非常的高,过去的十年是一个资产升值的十年,我们信贷周期从钟摆的一端摇到了另外一端,在这个点上,人民银行还可以做点事情,让这个地方稍微再往上走一点,稍微往上走一点,这就是货币政策。但在今天中国债务GDP240%的时候,你觉得它还能够往上升多少,一个去杠杆的过程,是今后十年,也许五年,也许三年我不敢讲,但是这个去杠杆的过程迟早会发生,而且这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在座的各位,无论你做房地产还是做股票,记住这个现象,信贷周期的钟摆已经移到了这儿,我们在这儿还可以动一动,人民银行的政策还可以让它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回摆在我看来是无可避免的,这个就是第一点我要讲,大家对于政策的利好和盈利进一步往下,在对风险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二点我想讲的是,A股里面有没有牛市我们可以争论,但是经济面临着一个大的转型,这个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今天的股市里面有许许多多值得投资的个股,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机会抓住,我们就对今后几年中国由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的过程没有拜拜,这个是我们一辈子遇到一次的机会。但是服务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我所讲的服务业并不是说卖鞋子的那些公司,也不是说卖方便面的那些公司,因为它们的门槛偏低,它们在过去许多时候已经消耗掉了它的动能,我们都是职业投资人,我们需要在服务业这个大框架之下,找出门槛高,有盈利能力,估值不贵的企业。在服务业这个大浪潮中间,实际上有许许多多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只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中国的洋快餐卖不动了,在我出国之前的那个年份,国内结婚的婚礼竟然有在肯德基办的,这个在今天我们是没有办法想象的,但是在那个时代,大家认为是时尚,经历了这些年之后,洋快餐卖不动了,然而洋咖啡却卖的非常好,而它的盈利又高出一大截,我并不是要推荐洋咖啡作为一个股票让你投资,但是在这些趋势中间,有许许多多小的趋势,而这个是我们职业投资者需要抓住把握的小趋势。
在回到中国经济之前,我想先对全球的经济做一个阐述,2015年我们预计全球经济增长2.9%,比起2014年2.6%是一个改善,但是这个改善并不是因为需求出现了很大的改变,这一轮全球经济增长改善的最大动力,来自于美国财政收缩的下降,来自于欧洲财政收缩的下降,而这个才是真正使得美国经济,欧洲经济出现比较大的反弹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不是正面需求的消息出现了什么样的改善,美国有,待会我们还会讲,但是全球的需求并没有出现一个本质性的增强,而是负面的因素变少了,而由此拉动了全球增长的加速,到这个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要明白,全球的出口很难像GDP这样大幅度的往上走。
记得香港有一个老电影,上世纪90年代拍的,郑秀文饰演一个贫家女子,一心希望乌鸡变凤凰,于是她倾其所有买了一张头等舱的机票,希望在飞机上面遇到一个高富帅,真让她撞到了,二位在欧洲度过了浪漫的假期,回来的路上她发现,原来那个小伙子也是穷小子,也是倾其所有买了一张机票,希望在飞机上面撞到一个白富美。这个故事在全球的需求的角度上来讲,是说不通的,总要有一个地方有需求才行,你不能全都指望着别人给你把需求垫足,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今后几年,尽管出口会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力度要弱过GDP的增长。美国经济已经持续二十三个季度扩张了,这个是战后最长的一次扩张,但是这个扩张的力度却又是战后罕见的弱,而这个里面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就业市场的改善非常的缓慢,但是最近这个改善已经开始加速,美国的房地产、制造业这两块是拖累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个改善开始加速。在美国的经济学界里面,对于劳工市场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有一场争论,他们认为在危机中间被扫出去的这些人,在2009年、2010年找不着工作,干脆退出了失业大军的,找寻工作大军的人还会重新回来,还会来找工作,当工资开始上涨的时候,我对于这个观点始终不赞成,因为在这一次金融海啸中间,把整个美国推向婴儿潮,换句话说,现在五十五岁到六十五岁这些人扫出去,这些人的生产技能,工作技能和现在新出现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有明显的不同,今天你想让他再到肯德基去炸炸鸡,他也不干,所以这批人一旦出了局,很难再重新回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市场上实际上没有这么多退出失业大军还重回失业大军的人,这是我一贯的看法。那么十月份美联储的报告表明他们的观点在逐步向我这里靠近,认为美国的就业市场可能离均衡点不远了,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美国的工资开始明显的上升,而美国是一个服务业经济,当工资上涨的时候,通货膨胀一定起来,当那天出现的时候,我认为联储的加息会加速,但是重要的不是联储什么时候宣布加息,重要的是市场什么时候开始预期,有个强烈的预期联储会加息。当这个时候出现的时候,我认为环球的风险资产,从股市到商品,全球联动式的会出现反弹,因为美国的国债,所有的资金都是以美国国债作为定价的,这相信会在今后的六个月出现,这个相信是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最大的一个潜在动荡原因,但是联储的加息,联储退出的速度未必太快,就第一次加息我认为明天第二季度就会出现,很可能是六月份,如果要是就业数字再好一点的话,推到四月份前后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另外一个你必须要了解的是,如果你把美国所有债务全部折合成十年期美国国债,十年期国债的风险来看的话,联储今天手头攥的整个美国债券市场三分之一的债券,它想退也没这么快能够退出来,我认为联储第一步加息的时间可能比市场想象的要快,但是接下来的加息的频率和力度又未必太强。换一句话说,在一次振荡之后,它的速度又开始放缓,市场又开始意识到之后的加息的速度可能比较放缓,这个对于我们判断美股何去何从,全球股市何去何从十分重要。为什么美股屡创新高,是因为今天美国人放在银行里面的钱根本就收不到利息,前几年大家都在一个震撼之中,那么慢慢地心理上面离开了金融海啸的阴影,大家开始要寻求回报了,于是这笔钱就离开了美国的储蓄市场,进入了401K,而401K有90%以上的钱进入了美国股市,这个是拉动美国股市的最重要的因素。美国的国债市场到底是升到3.5之上,还是3.5之下,这个非常关键,如果要是真的升到3.5上的话,我相信美国的储蓄利率也会比较高,那么这个时候现在进入股市的钱会流出来,不然的话股市还撑的住,那么我认为可能进入到3.5以上,暂时来看可能性还不是太大。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欧洲经济,欧洲经济已经站在第二次衰退的边缘,而这一次更大的问题不仅仅是那些欧洲国家不行了,德国、法国都出了问题,欧洲经济的最大问题是市场有复苏,经济没有复苏,换一句话说,蓝色这条线欧洲的利率开始,国债利率下了,但是银行的储蓄利率根本就没有下来,这是实体经济复苏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洲经济不景气的第二个原因是美国的失业率下来了,但是欧洲的失业率依然维持在极其高的水平,在西班牙这个国家,25%的失业率,年轻人50%没有工作,这个对于消费,对于投资,对于税收都存在着极度的压力,而由于市场情况的改善,欧洲领导人们进一步作出结构性改变的政治意图,基本上已经消失了,那么唯一可做的就是欧洲央行一步又一步的往里面放水,我们相信明年第一季度欧洲央行会推出美式的QE。
换一句话说,欧洲也开始买各国的国债,那么这个决定很可能在下个星期欧洲央行的例会上做出,美国开始收水,欧洲开始放水。
我们再看日本,日本银行三个星期前毅然决然的把年度基础货币的发行量进一步的加码,日元为此出现了一个暴跌,安倍经济学又把日本的股市拉了起来,但是安倍并不喜欢,因为日元的贬值带来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进口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升,老百姓和中小企业未得其益,先受其害,因为电价、交通费用往上涨了,安倍经济学在我看来,已经破绽百出了。安倍经济学对于出口有拉动作用,但是这个拉动作用并不是很明显,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没有在投资,企业不投资,人们对于工资的预期就不会有明显的上涨。安倍经济学管不管用,问问在座的各位,请问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用Iphone请举手,谢谢,有多少人用三星的请举手,有多少人用国产手机小米或者联想的请举手,谢谢,有哪位用索尼手机的请举手,有一位,谢谢,我就不问您了,问问其他的各位,如果我给你一部索尼手机,跟你换你的三星或者是Iphone,便宜百分之十卖给你,你干不干?干的请站起来,我车厢后面就有一个手机。不干,因为索尼手机的用户体验和Iphone、三星真的没的比。日本企业在过去十年几乎在研发上没有花钱,没有做投资,上一次日本做出一项像样的,让全球消费者眼睛一亮的产品是什么时候?2001年,play station1,但是之后就再也没有干出像样的事情,这个对于发明了许许多多电子产品的日本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尴尬,这种竞争优势不是靠贬值,靠降价就可以做成的。日本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就业,当你的产品没有核心竞争力,你就不会投资,你不投资,劳工的工资就没有增长,没有增长预期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企业更不投资,今年日经企业平均的利润,财政年度是34%,而这些公司发给员工的工资上涨是0.4%,这个投资的信心下面,安倍经济学是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