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上涨0.2%,涨幅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0.8%,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
“6月份,消费市场供应充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继续上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则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数据时表示,食品价格下降2.1%,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9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2.3%转为下降7.3%;薯类、鲜果、鸡蛋、牛肉、羊肉和禽肉类价格继续下降,降幅在2.3%~18.6%之间。猪肉价格上涨18.1%,涨幅比上月扩大13.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64个百分点。据测算,在6月份0.2%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
国投安信期货宏观分析师靳顺柔子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6月食品价格下降是CPI同比涨幅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其中,6月猪肉价格涨幅较大,环比上涨11.4%,同比上涨18.1%,对食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不过,供应充足导致蔬菜和鲜果价格同比下降,抵消了猪价上涨的影响,国内物价水平整体较为稳定。
“虽然6月应季水果大量上市,鲜菜价格和鲜果价格当月同比跌幅较大,但受北方二育入市补栏以及端午备货影响,猪肉、畜肉价格分别上涨11.4%和4.5%。总体上,6月CPI同比仍处正增长区间。”建信期货宏观金融团队研究员黄雯昕表示,6月非食品项贡献维持不变,主要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房地产温和修复。同时,6月服务项目不及历史同期平均水平,一方面是因为节后出行需求回落拖累所致;另一方面是其他服务项目未见明显改善,均低于历史水平,显示国内终端需求依然偏弱。
记者注意到,PPI方面,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国内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6月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翘尾因素对6月PPI贡献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拖累0.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虽然上游煤炭与有色有所反弹,但中下游需求依旧偏弱。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煤炭需求季节性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施工,钢材需求趋弱,黑色系价格普遍承压。受全球制造业回升、供应偏紧等影响,有色价格继续上涨。”靳顺柔子说。
黄雯昕表示,PPI方面,6月上游价格更具韧性,而下游产品价格回升力度不足,显示终端需求偏弱。6月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0.2%,转至负增长区间。生活资料价格较前值保持不变。分行业来看,多数重点工业行业PPI环比转为负增长,其中上游采矿业增速相对稳定,而下游加工冶炼行业增速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
靳顺柔子认为,6月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的主要推动源自去年同期基数下沉,以及CPI呈现出在猪价支撑下整体消费动能偏弱的特征。预计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短期内国内低物价局面或难以改变。
“国内外需求修复持续反复,导致6月通胀回升动能减小,PPI也持续未能回归正增长。后期,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见效,预计内需有望回暖改善。此外,叠加基数进一步走低,将推动CPI和PPI回升态势延续。”黄雯昕表示,但考虑到当前国内未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以及海外保持高息环境压制通胀的实际情况,目前仍受内需偏弱、外需下行压制,国内通胀短期内仍看不到明显回升的迹象,意味着宏观政策有进一步发力的空间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