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忍受失败,但不能忍受没有理由,做交易的人尤其如此。在这个层面上,技术分析就负责为投资者提供买进卖出的理由。它的功能像是个心理医生,让投资者在决策的时候能够有所依靠。一方面,它是个不错的医生,它在任何时间点上都能为你提供交易依据;另一方面,它又是个失败的医生,因为它的理由总是模棱两可,弄到最后你也不知道该相信谁了。
这种矛盾导致了两种技术分析者的出现。第一种是狂派。这种投资者通常表现出技术狂特征,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是形态分析理论大师迈吉。迈吉写过一本《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几乎可算作是形态派的圣经。他最惊人的举动是把自己锁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房间里,专心研究自己心爱的图表。他表示“我不会因为旭日东升而大肆买进,也不会因为淫雨霏霏就轻言卖出,这样的话,我的客户和我自己就会少了很多愚蠢的操作”。技术狂们把技术分析当作至道顶礼膜拜,在任何市场情况下都希望找出图表中的技术依据,以便能够洞察未来。然而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莫名其妙地破产了,因为使用技术分析的大都是散户,资金较少,还没等到明白过来,钱就已经亏光了。
实际上,技术分析理论完全只是经验层面的总结,固定的图表模式能够成功完成是事后验证的。例如,只要价格上涨必然会突破前高,所以技术分析者总结出来一条绝招——价格突破前高的时候买入。这是个非常简单又粗暴的进场方式。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逻辑的陷阱:A的出现必然导致B,而B的出现未必证明A一定会出现。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用这个小花招还真能发点小财,但如果他们坚持用下去,却完全没有赚钱的可能。
对于这种技术分析理论的失真现象,狂派通常会发泄到庄家的身上。因为对经济知识的缺乏,大部分投资者都不免会产生神经兮兮的品庄爱好,以至于对任何技术图形走势都尝试从主力操纵的角度来解释。散户幻想出有个无所不能的“庄家”,他操纵着图表的走势(最极端情况下,他们甚至能操纵世界经济),制造各种陷阱迷惑投资者,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把投资者兜里的钱弄到自己手上。这种毫无意义的臆想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投资技巧的单一与交易理念的严重缺失。
第二种是搏派,看过《变形金刚》的人都知道,搏派比狂派要高一档次。高出来的这一段不是战斗能力而是战略意识,他们在长期亏损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技术分析的真正价值——建立在概率上的价值。他们发现技术分析本质上只是一种工具,作用是通过以往经验的总结来捕捉未来的大概率事件,这一派在国内以青泽影响力最强。他写过一本《十年一梦》,顾名思义,他做了一个梦,十年梦醒了,要把自己的感悟告诉大家。在书里他提出K线理论的准确率也就50%,和蒙着眼瞎猜已经没有本质的区别了(投资者可以参考各大分析师团队评比中的预测准确率数据,也在50%左右)。在陷入对技术分析的怀疑后,他受到利弗莫尔的启发,终于开悟——交易策略才是王道。选择适合自己交易风格的简单方法,并且一路执行下去,这才是期货交易的本质。
技术分析中的搏派开始抛弃复杂的技术理论,转而研究如何建立交易策略。他们中的很多人最终脱颖而出,取得了长期战胜市场的交易成绩。但是,这条路同样也不好走,它向投资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难题,这个难题的解开甚至要上升到哲学高度——认清你自己。
“找到适合自己的策略”这句话中,策略不是关键,自己才是难题。谈到如何认清自己这可要头大了,所以很多“顿悟”后的投资者赶紧放下手里的技术理论,转而奔向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智慧典籍。他们有的学佛,有的悟道,争取在每天市场的波动中练就波澜不惊的平静心态。据我所知,成功者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匆忙搭建好自己的交易策略后,急着进场交易,不幸遇到牛皮市,亏损巨大,心惊胆战后赶紧胡乱修改套路。有些人的策略在短期内发挥了巨大的效果,每天都能看到账户净值的增加,通常他们会在巨大的惊喜中迅速迷失自己,在即将到来的下一次牛皮市里灰飞烟灭。
技术分析的本质有着明显的非科学性,它的作用,只能是给投资者的操作提供一个心理上的安慰而已。狂派过于迷信技术分析,陷入技术流魔道,误认为有一种百试百灵的技术宝典,江恩、艾略特是他们拼命想要抓住的稻草。搏派想要超越技术分析,而超越它的结果是心态上的极度煎熬,最终引致自我崩溃,利弗莫尔用自己的死为他们勾画出了未来。
成功者固然可喜,失败者未必可悲,变化莫测的市场中,他们一直在寻找,一直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