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TB十周年巡回公益分享会】首场-程序化VS主观交易思路分享会上,交易开拓者公司的陈四建做了题为【程序化交易系统设计与实战心得】的主题演讲。以下是七禾网对陈四建演讲的整理。
2006年起记录的个人实盘单账户盈亏曲线图
精彩观点:
程序化交易其实只是一个工具,并不是很神奇的印钞机。
认为有了程序化交易,有了几个模型就可以天天数钱了,这完全是一种错觉,绝对是错误的。
程序化交易已经占到整个市场交易量的50%以上。
零轴之上的时候,金叉我就做多,死叉我就平多;零轴之下的时候死叉我就做空,金叉我就平空。
测试的时候我用的是固定资金测试,也就是说每一次开仓点都是等同对待的,任意一个品种、任意一个时间点都是等同对待的,我不是用固定手数来测试,也不是用固定资金比例来测试,我用的是固定资金来测试,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RSI的数值超过一定值我就做多,低于一定值我就做空,回到50我就把原有的仓位平掉。
对于一个趋势跟踪系统来说,胜率50%已经非常高了。
隔夜仓位不超过两到三倍杠杆,为什么我们用杠杆不用风险度?因为用风险度没有意义。
市场的随机性真的是很强,没有办法预测明天的涨跌。
我们目前在做的大概是30个品种,3个股指仍然都在做,多周期我们比较小的一分钟开始做,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十五分钟,更大一点的半小时、一小时都在做,最长的是一小时,没有做更大的周期。
我们的策略胜率大概40%多,日胜率我们都没有到50%。
有人也经常会问我你们亏钱的时候怎么办?我说亏钱的时候也没有太多好的办法,说实话没有那么多秘诀。
任何的交易策略,早晚有失效的那一天,任何的交易方法,也都有失效的那一天。
如果确信你自己的能力比你的策略更好,你当然可以去干预,但是一般人是没有这个能力的,所以说对一般人来说没必要去手工干预。
我们全自动交易中必须要有人来监控这些服务器。
一个策略如果一测试效果非常棒,我不会认为我找到圣杯了,我首先要考虑的是,我是不是写得有问题,是不是哪些条件我设错了,因为天上掉的往往不是馅饼,而是铁饼。
陈四建:大家好,我是开拓者公司的陈四建,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内容是程序化交易系统设计与实战心得。刚才我听了沈良总讲的内容,感觉蛮有启发,沈总心系天下,格局很大,但是我只懂一点交易,别的也不是很懂,所以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擅长的东西。我主要介绍的内容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模型的研究;第二部分是仓位的管理,当你自己亲手写程序化交易模型,比如写成百上千个以后,你就会意识到,模型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仓位管理更重要;第三部分是组合投资,当你仓位管理研究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你不得不做组合投资,也就是组合交易;第四部分是实盘交易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这里先给大家看一幅图,这是理发馆前面的那条带子。你只看上面那幅图,你感觉它是向下滑动的,如果你通过一个小孔看,你感觉它是向右下角滑动的,说明什么呢——管中难窥全豹。我所讲的内容也仅仅是我个人对市场和交易的一些理解,也不一定正确,也许你的想法比我的更高超、更高妙。
我们先讲第一部分,模型的研究。首先大家要知道什么叫程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说白了就是首先脑子里有一些交易的想法,你认为按照这种想法能赚钱,那你把这种想法写成代码,让计算机自动地买与卖,同时可以多个账户交易,这就是程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其实只是一个工具,并不是很神奇的印钞机。有了程序化交易,有了几个模型就可以天天数钱了,这完全是一种错觉,绝对是错误的。如果有人跟你这样讲,那么这个人肯定是一个骗子,他想骗你去参加他的培训班,他想骗你买他的软件,诸如此类。总之,天下没有这种好事,赚钱永远都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即便我现在亲手写了这么多模型,还有很多模型在我们的10个亿资金上实盘在交易,但是我还经常去上沈总的七禾网,因为它里面有一些高手访谈录,里面访问过陈剑灵陈总,也访问过我,也有其他人的一些心得,你看一百篇里面能找到几条有用的,就很有价值了,并不是说每一个都对你有价值,那也不可能,因为每个人的操盘手法不一样,有一个对你有启发,那就足够了。所以我经常上七禾网瞅一瞅,主要看里面的排行,看看那些高手做的业绩怎么样,以及看看那个高手访谈录,我觉得那个栏目真的是很好,我已经看了好几年了。
做程序化交易要了解一下国内外的情况,国外金融市场发展得比较早也比较成熟,那么它现在的样子有可能就是我们将来的样子。
我数据没有刻意去更新,大概看一下就可以了。2006年国外不论股票还是期货,绝大部分的交易量已经是全自动程序化做出来的了,已经不是人工在做的了,国内始终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数据,但是去年刚好赶上股灾,然后中金所成了一个背黑锅的,它在官方微博上发了一个微博说程序化交易已经占到整个市场交易量的50%以上,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权威的信息。不论你现在是做主观交易还是程序化交易,至少要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所做的量有50%以上。那我平时是怎么样研究一个模型的?其实真的很简单,比如说MACD这个交易系统。
总之一句话:零轴之上的时候,金叉我就做多,死叉我就平多;零轴之下的时候死叉我就做空,金叉我就平空。但是大家注意一点,我测试的时候有两个条件,第一点我喜欢用默认的参数——12、26、9,另外一点我选了8个品种,这8个品种不是我现在选的,不是因为这几个品种行情好,我今天把它们选出来的,这是当时我在做这个PPT的时候,在2013年年中的时候就选出来了,待会我会告诉大家怎么样选择、为什么选择这几个品种。选了8个品种,选了半小时、一小时、日线三个时间周期同时应用这套方法,另外测试的时候我用的是固定资金测试,也就是说每一次开仓点都是等同对待的,任意一个品种、任意一个时间点都是等同对待的,我不是用固定手数来测试,也不是用固定资金比例来测试,我用的是固定资金来测试,这一点大家要注意。另外一点,手续费设的是万分之5双边。我们看一下它大概的测试结果。
这个截图是截止到11月21号的,整体来看还是向上的,在双十一晚上的时候有一个回撤。使用一套默认参数,通过2013年选出来的品种,做出来的结果大概是这样的,我相信比绝大部分的投资者的实盘业绩是要好的。心理学上讲人人都是自大狂,我们觉得自己很聪明,自己的办法很好,但是如果你严格使用一套并不复杂的方法,也有可能比你做的事情更好。我们再看一个更简单的系统——双均线交易系统。
这个系统就不用多讲了,我使用的默认参数是20、60,一个短期均线、一个长期均线,还是同样的测试方法,结果也不错,大家看这个结果。
还有很多这种类似的系统、这种指标,我再讲一个——RSI,大家对RSI比较熟悉,应该有很多人用RSI试图在股票上抄底和摸顶,RSI到了70、80了已经超买了,就考虑卖掉,跌到20、30了,就考虑冲进去抄底,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但是我不是这样做的,我是顺势做的,大家对这个指标熟悉,还是因为埃尔德写了很多指标,同时写了很多经典的技术分析的书籍,比如说《走进我的交易室》,很多人看过这些书,所以对这些指标会比较熟悉。我用的是顺势的做法。
大概来说就是RSI的数值超过一定值我就做多,低于一定值我就做空,回到50我就把原有的仓位平掉。国内RSI经常会弄上两三条线,看它的交叉去做交易,而不看它的数值。但是我是按照顺势来做的,国外软件默认数值一般用14,我也用14,我们看一下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也还可以,今年还是创了新高,也是正期望的,我们再看一下最典型的逆势做法。
比如说到了70我就去做空,到了30我就去抄底做多,会怎么样呢?中间也没有加任何止损,只是用了最朴素的方法,我们看一下。
是一路向下的,我只想说明一个事实:你觉得你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很好很棒,甚至你拿它交易了几个月,赚到了钱,但它仍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方法。就是说如果你有了思路,你就把它写成一段代码,你不用我们的交易开拓者软件也无所谓,用别的软件都可以,写成一段代码,做一下测试,测试的时候你按照我上面说的这些方法,你不能只看到某一个品种很好,你就认为这个方法是好的,如果在大多数品种上都有一个普适性,在大多数周期上也都是正期望的,那么它就有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系统的毛坯,你把它进一步完善,就可以去实盘。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你的进步的时间,也节省了你的金钱的消耗。
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最开始我们做交易的时候,往往很随意地画一条线,比如大盘上3000点我就看多,下了2500我就看空,那你凭什么指定3000、2500,为什么不是3500、2000呢?你是很主观地指定的,你后来会发现自己这种主观的成分太大,真正的交易效果也不好,你要考虑怎么样把你的主观思维更客观化。大家常用的就是单均线,取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收盘价加起来做一个算术平均,这样就相对客观化了,但是单均线做一下模型测试以后你会发现K线经常可能会在均线上上蹿下跳,这个时候的成本损耗其实是非常大的,那我就考虑能不能加一个空间过滤。比如说单均线突破了以后再涨3%我再考虑做多,或者说向下突破再跌3%我才考虑做空,它效果确实是比较好,比原来好了很多。有人又讲了,我每次固定地使用一个3%是不是也不合理呢?因为波动有时候很大,比如说黑色最近波动就非常大,还是用3%是不是不合理呢?波动小的时候我也用3%感觉也不对,有些人说那我就在均线上加的不是一个固定百分比了,是一个真实波幅,这就是典型的肯特纳通道系统。还有人说我要把统计学的想法也加进来,比如说布林线,以及双均线、四周规则,不仅仅要考虑收盘价,还要考虑最高、最低价,我认为最高、最低价比收盘价更合理,它代表当时市场交易的极端情绪,典型的就是四周规则,四周规则来源于海龟交易系统,这都是很优秀的交易系统。总之一句话,它们都是趋势型指标,用来建立趋势跟踪型系统,我们自己现在做了10个亿的资金,客观告诉大家,除了那几个套利对冲的做法以外,所有的其他系统都是趋势跟踪型系统,都是顺势的。另外有一些比较典型的震荡型指标,比如RSI、KDJ、威廉指标等,这种指标你用来建立一些震荡系统的话,你如果强行在历史上进行优化,进行拟合,是可以把资金曲线做成稳定增长的,但是实际去交易,一般都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但是反过来,你顺势去用,在大的时间周期上一般情况下还是可以盈利的。我这里做了个简单对比,还是刚才的那几个品种,那几个周期,我做了一个测试,比如我用单均线来做的话,组合后的胜率只有21%左右,收益风险比只有0.5,收益风险比就是年化收益率除以历史最大回撤。但是如果我在60周期的均线,上面加了个2.5%,下面减了一个2.5%的话,胜率就能够提高一倍,收益风险比提高了一倍以上,说明这种空间过滤还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一个模型完善的过程。当然除了空间过滤我们还可以考虑时间过滤,比如说价格如果在17周期均线之上两天没有跌下来,我就考虑做多,这是一个时间过滤。还有指数过滤,就是我在指数上加载策略,信号发出之后我再去做指数的成分里面的比如说龙头股,这就是指数过滤,我们软件里面也支持这种指数型的过滤。这是我们自己交易常用的做法,可以有效地过滤掉单个合约的长上影或者长下影的毛刺导致的扰动。当你亲手写模型,写了若干个之后 ,你就会意识到仓位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