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时候要下山看看,再往上爬。人生有高有低,离开这个舞台,就会有另一个舞台等着你。关键是,你要跨出脚步,稳健地走下去。
过去这几年来,几乎每个星期我都会陪母亲上山踏青,身处在高高的山顶上,吹风散心,十分快意。母亲行动不便,日常很少有出门的机会,所以我们彼此都特别珍惜。
但是,当时间差不多了,无论谁提议该返程回家时,另一个人都会开玩笑说:“啊,来这里一趟路好远呢,就这样离开,多么可惜!”然后,两个人相视而笑,准备下山离开。因为,我们都知道,下个星期还会再来。
愿意下山,其实是一种能得能舍的自信。
记得几年前,定期跟一群朋友登山,目标都是名峰峻岭。为了参加这些活动,还要事先锻炼体力,吃尽苦头。每当爬山登顶,尽览美景,难免都有舍不得下山的念头。但是,也很快想通,山川美景既不属于我、也带不走,欣赏过后,还是还给天地,留予后人细说。
爬到山顶,没有太多留恋,愿意放手,从容下坡,优雅的身影,其实投射出的是对自我的认知。有些人是自己想通了,有些人是被迫离开,也有些人的动机是以上两者兼而有之,还有人更幸运,上山和下坡,完全掌握在自己的生涯规划里。
达成使命后退出经营团队的总裁,儿子长大后决定交棒的企业家,因为一场大病而下乡种花的老板……每个人的退场动机和时机不同,但如释重负后的人生,都有另一番风貌。
《一个创业家的意外人生》的作者约翰·伍德,在35岁那年向比尔·盖茨辞职,离开微软公司大中国总监的职位,投入为第三世界贫童的募书计划,到尼泊尔盖学校,成立“阅读空间”国际性公益慈善组织。走到别人眼中的职场下坡,却是他人生的另一个上坡。被问及过去五光十色的生活,他说 :“这只是交换,不是失去。”
约翰·伍德的生命经历印证了这样的一个道理:人有时候要下山看看,再往上爬。人生有高有低,离开这个舞台,就会有另一个舞台等着你。关键是,你要跨出脚步,稳健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