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平衡”的三个层面
宇宙运行的规律就是它以相对平衡的形式永恒发展,“天道”在商品市场的表现则是供应和需求动态平衡的自我协调。
“供求平衡”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的“供求平衡”是指正常需求、正常供应之下的供求平衡,我们可以称之为“正常的供需平衡”。即人们的需求是正常的,没有被临时性激发或临时性抑制(被长期激发的需求可能会变成正常需求,被长期抑制后的需求也可能变成正常需求,比如本来没有人使用手机的,但手机出现后慢慢激发人们的使用需求,如今使用手机就变成了大部分人的正常需求,再比如本来有些人是喜欢吃肉的,但因为信仰、食品安全或食品匮乏的原因,吃肉的需求被长期抑制,慢慢地不吃肉或少吃肉就变成他们的常规需求了),供应也是正常的,产能没有过度闲置或超负荷运作,(工业品正常供应弹性大,只要有产能,可以根据需求适当调节供应,供应在一个范围内都算是正常的,而农产品的供应的弹性小,短时间内较难根据需求调节产量),人们的正常需求相对比较稳定,供应也相对稳定,那么就能实现“正常的供需平衡”。如果“正常的供需平衡”是绝对的,那么理论上价格就不会变动,如果“正常的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价格则会在一个区间内波动,平衡度越高,价格的波动区间越小。
第二个层面的“供求平衡”是需求被临时性激发或临时性抑制之后,或者(也可以是同时)供应被临时性压缩或临时性放大后,达到的“供求平衡”,这种所谓的“平衡”从本质上说是不平衡的,但它也是一种临时性、妥协性的平衡,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临时性的供需平衡”。即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价格的上涨会激发供应、抑制需求,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激发供应到一定的量,抑制需求到一定的量,使得卖方的供应量和买方的需求量达到了一个临时性的“平衡”(工业品激发供应快,只要有剩余产能就能马上增加供应,即便没有剩余产能,新建产能需要的时间也不长,而农产品激发供应慢,因为农产品播种面积是受限的,即便要增加播种面积那也是下一年的事情,而且天气也具有不确定性,当然也可能在技术革新下增加亩产;工业品压制需求效率高,油价涨了,可以少开一点车少用一点油,而农产品压制需求的效率低,粮食价格涨了,该吃的还是要吃,吃的量也无法减少或只能减少一点点)。不过,临时性的需求抑制总是一时的,这种需求依然是存在的,只要需求存在,供应方就会想方设法去满足,所以“临时性的供需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第三个层面的“供求平衡”是指从长周期来看,供应和需求总体上是平衡的。可能这段时间供应多一点,那段时间供应少一点,上个月需求旺盛一些,这个月需求差一些,但从长时间来看,供应和需求在总体上是平衡的。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由傅海棠口述、沈良主编,已经上市,详情请点击http://www.7hcn.com/article/130482-1.html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由七禾网-
期货中国网www.7hcn.com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