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期货资讯
期货交易 成功需要积累
发布时间:2024-02-27 04:26:14| 浏览次数:
●盘感绝对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无数次失败或者经验累积起来慢慢形成的。

●失败是投资交易的常态,但不意味着失败多次之后必然走向成功。

●所有人都渴望在最低风险下的最大收益,但风险和收益必然是相伴的。

每年的期货日报全国实盘大赛颁奖典礼上,与会者都期盼在与高手的交流互动中发现成功的秘诀和途径,那么有秘诀吗?在10月26日下午的实盘赛获奖选手圆桌论坛上,部分获奖选手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神秘的盘感

本届大赛重量组亚军张晓良以短线多品种交易为主,他在26日下午的互动论坛中称自己基本不看走势图、K线图,只凭感觉交易。“感觉一个品种当天有成交量或者要放量上涨、放量下跌,就及时买进卖出。一旦与自己的预期不符马上止损,不会拖到第二天,有时候买进去马上止损。”

张晓良认为,盘感是长期交易的经验累积。做期货之前他做了几年的权证,权证跟期货的交易方式比较接近,每天的成交量都有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交易比较频繁。他认为,盘感绝对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无数次失败或者经验累积起来慢慢形成的。

重量组第四名程剑也认同盘感完全是经验积累的结果。他告诉与会者,在参与股指期货之前,他也做过权证,在权证上积累的盘感是他能够在股指期货上取得成功的关键。“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一个点位走在那里,让我判断5分钟后的点位涨跌情况,我预测的准确率在70%—80%。”他介绍说,现在他的操作已经添加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各方面的交易频率和细节,但盈利依靠的还是早期锻炼和积累出来的感觉。

谁是成功之母

越来越多的比赛选手曾经的经历说明,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曾经有过痛苦的经历,因为成功的交易并非持续的胜利,而是长久的盈利。

圆桌论坛上,重量组冠军汪星敏多次强调自己数度破产的经历,而不屈不挠的毅力和从头再来的勇气,是他在期货市场存活下来的根本。但程剑、李永顺等选手走过的路则相对平稳,虽然也有过连续亏损,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最终回归了盈利之途。

失败是投资交易的常态,但不意味着失败多次之后必然走向成功。失败之后不断总结、思考和进步,才可能带来成功。

此外,还有关键的一点,如程剑所说,“要成为成功的交易员,必须将其作为你的职业”。

风险收益的平衡

所有人都渴望在最低风险下的最大收益,但风险和收益必然是如影随形。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成为与会听众最渴望知道的答案。

“我觉得投资者应该要客观,要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方法。”汪星敏举例说,他10次入场,可以实现7—8次,甚至更多的盈利,交易的可靠性非常明显。如果投资者有这样的能力,获得收益会很容易,这也是他的盈利能够快速创出新高的原因。如果说投资者在基本功方面不扎实,或者说整套系统方法问题还比较大,一味去追求比较高的收益甚至暴利,是很危险的。

交易瓶颈的突破

每个交易员都有成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瓶颈。突破瓶颈的方法很多,汪星敏和李永顺就是不同代表。

“与强者对话更容易提高水平,所谓的瓶颈在那个时候已经自然而然突破了,逐步领会到一种操作理念和管理模式,更加安全、更加稳健的理念。”汪星敏感叹道。

李永顺则选择通过自我修炼让瓶颈自行消失。他认为,由于使用综合研究方法研究市场的每个方面,本身就是一种厚积薄发,“即使你不想突破也会突破”。

在李永顺看来,突破没有特别的方法,而是一个求索的过程。他的交易系统是经历过否定很多次才到现在,而且是为了进一步否定。他告诉与会者,自己目前还想转变,一是把投资杠杆降低,二是在没有行情的情况下,降低工作量,因为“交易是辛苦的,对健康的伤害太大了”。
 
 
 上一篇:毛泽红:顺其自然 才能走得更远
 下一篇:越频繁的交易,亏损越大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