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香然会慈善金融讲堂在上海浦东香然会金融俱乐部举办,两位
期货投资界的大佬——天津易孚泽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林广茂,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兴万福集团董事长刘福厚,以棉花期货价格的未来走势为话题,以国家是否会抛售储棉为焦点,展开激辩。
林广茂:不会抛储 可做多
林广茂作为看多的一方,目前已经开仓做多棉花。他表示,今年棉花的期初库存已达到10年来的低点,从供需来看,基本平衡,而期价则明显低于成本。
今年,大量的棉花已经完成了从棉农到压棉厂、中间商、纺织企业手里的过度过程,棉农手中的棉花已经很少,棉企拿棉花的成本已经基本确定。
根据他的计算,今年新疆主要棉产区产出的棉花平均成本超过14000元/吨,如果按照郑州商品市场棉花主力合约CF1505目前12000~13000元/吨的市场价格计算,棉企普遍将面临大幅亏损。
根据林广茂的经验,棉花市场价格一般较少出现比较大的趋势性行情,多数是以震荡为主。他表示,目前棉花的价格已经低于生产成本,下方空间已经不大,不太可能有新的空头入场,如果期价要继续下跌,只能期望多头砍仓。
而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国储棉的抛售与否。
林广茂认为,在目前市场情况下,国家不会选择棉花抛储。由于目前棉花期货价格在12000元/吨,如果抛储,则必须在这一价格抛才是有效的,不会有人愿意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国储棉。但如果一旦以目前的价格抛储,无疑将会进一步打压棉价,使得棉企的亏损幅度进一步增加,这无疑会大大打击棉企明年收籽棉的积极性。
刘福厚:必须抛储 继续看空
作为棉花市场坚定的空头,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二届和讯期货实盘大赛上,刘福厚依靠做空棉花包揽了该品种单项排名的前两位。
谈及对棉花后市的判断,刘福厚认为还有下跌的空间,按他的算法,中国去年棉花的产量是650万吨,今年应该也会大致相当,加上进口的200万吨左右,总供给共约850万吨。如果按照官方600余万吨需求来算,则不可能有最后收储650万吨棉花,刘福厚认为可能是出现了统计上重复计算的情况。
根据刘福厚的计算,中国棉花的实际需求是400~500万吨,供大于求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如果要改变现状,必须扭转供求关系,变目前的进口为出口,由需方转换为供方。考虑到即便排除目前1100万吨的国储棉,国际棉花市场也依然供过于求,而供方价格必须低于需求方价格,参考目前美棉60美分/磅(约8000元人民币/吨)的价格,则后市棉花价格依然有下跌的空间。
对于是否会抛储,刘福厚觉得“没有退路”,必须抛储。棉花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质量必然会出现下降。目前库存最久的2011年国储棉存放已接近四年,如果不想让棉花“烂在库里”,则抛储势在必行。
而对于如何避免国储棉入市对市场造成冲击,刘福厚表示,根据过往小麦、玉米抛储的经验,国家可能会采取定向销售的策略,通过补贴来解决用棉企业的成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