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3年再生钢铁原料进口量维持低位,现阶段进口的再生钢铁原料对国内废钢供应端的补充十分有限。随着《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可允许进口的再生钢铁原料料型将进一步放宽,为中国再生钢铁原料进口放量提供支持。
2023年进口再生钢铁原料53.30万吨,较去年降幅为4.62%。从进口来源国分析,日本、韩国受益于地理位置优势,仍然是中国再生钢铁原料主要来源国,其中由日本进口的再生钢铁原料总量占比超50%。从进口料型来看,主要为不锈钢废料及碎料、普碳废钢铁等。

自2021年1月1日起,符合《再生钢铁原料》(GB/T39733-2020)标准的再生钢铁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2023年再生钢铁原料进口关税税率虽维持去年政策0%不变,但依然要在海关全额缴纳13%的增值税。同时,中国对进口料型、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要求等实行了严格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再生钢铁原料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仅极少量的高品质再生钢铁原料符合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生钢铁原料进口。

再生钢铁原料进口量一直处于低位徘徊,原因主要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放开进口以来,进口价格和国内价格长期倒挂,考虑到时间成本和海外价格波动的风险,进口海外废钢积极性较低;二是在全球碳减排和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之下,多国已经把废钢铁视为战略资源,部分国家提升本国废钢铁出口关税,出口成本不断提高,从而限制废钢出口。三是为进口环保优质废钢,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再生钢铁原料》在进口料的夹杂物、表观特征等方面标准更为严格。
2023年6月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专家在相关行业会议上表示,将对《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可允许进口的再生钢铁原料料型将进一步放宽,并与国际废钢铁主流贸易料型接轨,为中国再生钢铁原料进口放量提供支持。
政策修订之后,增加了再生钢铁原来的种类,修订后小型再生钢铁原料由3个品种调整为4个品种,以将2.0mm以下的轻薄料品种纳入标准范畴;并且修改了分类要求,明确重型、中型、小型再生钢铁原料可以混料进口;再就是本次修订允许再生钢铁原料个别尺寸超标,总量应控制在5%,可以满足进口需求等。
综合来看,近年来再生钢铁原料对国内废钢供应端的补充十分有限,废钢铁供应结构仍主要关注国内市场,再生钢铁原料进口对供应端的贡献度较低。随着进口的再生钢铁原料料型将进一步放宽,并与国际废钢主流贸易料型接轨,可能为我国再生钢铁原料进口放量打开政策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