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23481251

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市场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期货资讯
吴鸿智:顺势而行才能在期市长久生存
发布时间:2024-01-12 20:07:54| 浏览次数:

十年前,吴鸿智还是一名货车司机。如今,吴鸿智已经成为一名职业交易员。

在第二届全球衍生品实盘交易大赛中,吴鸿智获得重量组亚军。

“最初我接触股市,是因为看了股票之后觉得很有意思,感觉交易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我股票交易做了两年,毕业之后刚好有个同学做期货交易,感觉期货也很不错。2001年那时股票不好做,我就开始做期货交易了。”吴鸿智在第九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暨第二届全球衍生品实盘交易大赛颁奖典礼上作专题演讲时如是说。

据介绍,他做期货交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01—2005年,初入期货市场,几度被强平;二是2006年,离开期市;三是2007—2015年,重回期市并实现稳健盈利。

“这三个阶段,我每一个阶段都有收获和感悟。”吴鸿智表示。

在吴鸿智看来,人性是不变的,一个是贪婪,一个是恐惧,做期货也是如此。

“若要规避这两者,那就得好好总结研究一番。”吴鸿智说,他开始做期货时就想到了这些,“后来我总结出两个30%:一是30%的仓位控制,二是30%的资金回撤。做交易一定要严格执行规则,如果感性大于理性,那就离爆仓不远了。”

在朋友的影响下,吴鸿智2010年开始做外盘交易。

“我的朋友告诉我外盘保证金很低,但风险也很大。不过,我依旧做了外盘交易,结果最后亏得一塌糊涂。之后的半年多,我没有交易,而是去开货车送货。”吴鸿智说,转机出现在2012年夏天,他结合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把仓位控制在30%以内,后来账户资金增至35万美元。

但是,大概过了半年多时间,吴鸿智的老毛病又犯了,35万美元一下亏得只剩10万美元。

“那时候我就想着不行了,必须得砍掉头寸。”吴鸿智说,之后大概半年时间他没有做交易。直到去年年底,中国A股出现蛮牛行情,他开始做A50指数期货,后来报名参加了第二届全球衍生品实盘交易大赛。

“要想在期货市场长久生存下去,就要顺势而行,切忌赌行情,但很多时候是知易行难。”吴鸿智说,“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大道理人人都懂,但逆势的时候,小情绪却难以自控”。

第九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获奖名单

部分获奖人员专访:

(重量组第一名)汪星敏:交易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

(重量组第三名)“01***363-1”:在失败中找到成功密码

重量组第四名)蒋宇东:冷静、理性的电解铜期货爱好者

(重量组第五名)唐之神:专注基本面 坚持稳健的套利交易

(重量组第六名)龚健:以一颗谦卑之心对待市场

(轻量组冠军)丁伟锋:在看准的机会上敢于重仓

(轻量组季军)程智斌:做交易要快、准、狠

(轻量组第四名)吴玉刚:练好基本功 享受期货魅力

(轻量组第六名)朱俊豪:选择与自己脾性相投的品种

(轻量组第八名)代传功:瞅准时机 伺机而动

(轻量组第十名)徐仙根:把期货做好“没那么简单”

(程序化组冠军)王海亮:只有策略设计者才会对策略有足够的信心

(程序化组第六名)顾俊:做一个善于调兵布阵的好“将领”

(外盘重量组亚军)吴鸿智:顺势而行才能在期市长久生存

(外盘重量组第七名)李永涛:IT工程师转身为自由的外汇操盘手

(外盘轻量组冠军)苏琳:只凭感觉满仓操作

(外盘轻量组季军)许晋:买进便宜的品种,做空高价的品种

(外盘轻量组第四名、 重量组第八名)雷红军:看准趋势,混搭策略

(外盘轻量组第十名)吴国斌:从金融市场的“临时工”到“专家”

(基金组冠军)紫熙投资:投资是“长跑” 需以恒心待之

(基金组亚军)蒲劲松:“鳄鱼手法”是获胜的法宝

(基金组季军)张晓良:狙击趋势 重仓搏杀

(能源化工奖第二名)任丹宇:塑料、聚丙烯、甲醇是我的 “菜”

(资产管理奖第三名)汪斌:资产管理需要联合多个市场

(有色金属奖第一)林晓辉:期货市场的“不速之客”

 
 
 上一篇: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
 下一篇:2015年11月16日—11月20日 技术分析学习报告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服务

*

*

咨询在线客服